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从悠悠传统中来,到茫茫田野里去 ——记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

时间:2022-07-13 18:17:17 来源: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作者:文/冯缘媛 伍思颖 • 图/杨茜

点击:172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news/20220713/113354.html

此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徽

农耕历程犹如一部厚重的歌诀从古吟咏而来,也如一脉奔腾的河流从古蔓延至今。为更好地调研、宣传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资源,加强当代大学生对农耕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验,同时更好地将农耕文化融入理论宣讲与假日学校课堂,推动农村文化进社区,促进城乡联动协调发展,7月9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暑期“三下乡”特组织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前往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进行学习调研。

重庆市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由退休老教师刘映升先生自建而成,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镇天印村,分为室内室外两大区域。室外为大型石制农具展区及实践教育基地,室内包括农业生活馆、农业生产馆、民风民俗展厅三部分。该陈列馆如同一本隐藏于城市森林中的古朴书籍等待世人耐心翻阅。刘映升先生一家也始终坚守在这方记载着乡情的故土,代代相传着“留住乡愁、爱我故乡”的精神。

农耕史悠悠,古人智慧深

走进陈列馆后,首先呈现在队员们眼前的是一个传统的农家小院。院中景致随性自然,颇具淳朴之美。稍作休息后,队员们便在陈列馆现任馆长刘刚先生的带领下开启了富有意义的参观之旅。

一件件朴素的农具,暗含着古人对于自然的探索思考,对于生活的奇思智慧。犁、连盖、石磨、砻、镰刀、水车、戽斗、风车,在刘刚馆长的讲解下,一件件传统又陌生的农具在队员们的眼中逐渐变得鲜活起来。它们不再是一个个封存于书本中的僵硬物件,而是承载着悠久历史与深刻内涵的劳动工具。比如犁,一种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耕地农具。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农具之一,它伴着农人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春耕,见证着人们的辛勤与付出,也陪伴着人们的丰获与喜悦。又比如龙骨水车,一种用人力提水的灌溉用具。它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提水的过程,使灌溉变得更加轻松便捷。老馆长刘映升先生曾为其创作过一首乡土诗歌。一句“脚板磨破心磨碎,奈何久旱天不雨。”细节刻画了农事劳动的艰辛,一句“嘉陵江上龙饮水,百架水车上云崖。”更是生动描绘出了旧时用水车灌溉的农业劳作盛景。

屏幕截图 2022-07-11 171638.png

图为刘刚馆长向队员们讲解馆内陈列物件。杨茜/供稿

在参观完农具之后,同学们在刘馆长的带领下观看了陈列馆的纪录片。蝉鸣、微风、稻香、盛夏,在纪录片的旁白声中,农耕与土地的故事不断沁润着队员们的心,也滋养着他们的灵魂。

稻草编长龙,回味旧风俗

与土地进行对话,利用它生长出的稻草编织成独一无二的艺术;以巧手精心创造,怀揣认真学习的精神传承独特的民风民俗。在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有一项独具特色的艺术展示——草把龙:将毫不起眼的稻草编织成一条鲜艳多彩、灵动飞舞的长龙。草把龙不仅是旧时蔡家农业祈福的一种工具,也是旧时儿童的玩具。而刘映升先生为了留住儿时回忆、传承传统民俗,与其朋友合作回忆起了草把龙的传统制作方法,并将此方法传承至今。

在对草把龙的相关背景有个大致了解后,刘刚馆长热情地拿出了稻草和装饰草把龙的工具,带领队员们一起体验简易草把龙的制作过程。排列、缠绕、绑扎、固定,在刘馆长的操作下,干枯的稻草化作了栩栩如生的龙头。队员们也依照着刘馆长的指示,有模有样地编织缠绕。富有创造力的他们还充分利用了手边多样的装饰工具,为龙头加上了鲜艳的颜色、威风的双眼、长长的胡须……一条条简易却多姿的草把龙让队员们暂时地忘却了手机、游戏等现代娱乐。即使是面对传统的儿童玩具,他们也从制作草把龙的过程中获得了别样的快乐,更体会到了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

屏幕截图 2022-07-11 171707.png

图为队员们合作编织草把龙。杨茜/供图

为农知时节,古文绘诗句

“夕阳已下月初升,小暑才交雨渐晴。”以小暑节气为引入,侗云文馆馆主、书院经师郑清儒老师为队员们带来了一节生动有趣的节气知识讲堂。本课堂旨在让队员们更好地将农耕文化知识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假日学校课堂中,为社区孩子们带去更富有文化内涵的趣味课堂。

郑清儒老师首先向队员们详细讲解了小暑节气的内涵与特点。小暑之际气温升,此时盛夏正式来,风吹也带夏温至,南方抗旱北防涝。通过清儒老师的讲解,队员们对小暑这一节气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授课的过程中清儒老师还向同学们重点阐释了节气与农耕之间存在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古人通过观测太阳得出天文历法,又通过历法来指导农业生产,确定具体时间段内应从事的农事活动。因而了解农耕的前提是要了解节气。听到这里,同学们才真正了解了节气的内涵,也进一步领会了古人的智慧。

随后,在清儒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尝试用甲骨文“画”出诗句中所描绘的夏日之景。颜色点缀了诗篇里的文字,古文绘画出诗句里的意境,丰富多彩的颜色不仅装点了诗,也装点了队员们的记忆。研学活动之旅就在这样和谐活跃的氛围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QQ图片20220711171834.png

图为队员们用甲骨文作画的场景。杨茜/供图

此次学习调研活动让队员们体验了城市生活外的乡村慢生活,获得了传统书本外的新知识,开阔了日常所见外的新眼界,可谓是受益匪浅。一位从小便生活在城市的队员在活动总结中说到,此次学习让他体会到了不同于科技智慧的传统劳动智慧,也正是这种劳动智慧创造了中华文明。另一位队员则是表达了他对刘先生一家传承精神的敬佩与感动,并表示今后会更加关注“三农”,学习农耕文化,并将所学的农耕文化更好地带到城市的课堂。

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中华文化,耕田而食的生活传统哺育了华夏儿女。保护传承农耕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当代青年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青春力量为“三农”建设作出贡献;当代教育者更应不忘发展之源,不忘农耕之本,立足中国大地传承农耕文明、书写乡土故事,联系城乡区域实现文化交流、促进协调发展!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news/20220713/113354.html

西南大学供稿

责任编辑:党延红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