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青年红色逐梦之旅————————来自喀什的第一抹红色

时间:2023-09-08 23:23:59来源: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溪流汇合清荡漾,沙漠绿洲满胡杨”

作者:文/常志强 曾阿雯 • 图/李诗俊 简琳艺

点击:123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riji/20230908/144406.html

实践队成员和社区人员大合照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青年一代生逢伟大时代,我们青年是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更应读好实践这本书、上好基层这堂课,主动投身到急难险重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改革发展主战场真刀真枪磨砺,让成长的每一步都走得更稳健、更扎实,使自己的眼界更宽、思维更广、本领更高。为进一步学习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溪流汇合清荡漾,沙漠绿洲满胡杨”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于7月3日在“西部明珠”——喀什古城,迈开了青年红色之旅的第一步。

图片2.png

图为喀什古城

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新时代的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前途,民族有希望。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火热的实践是最好的课堂,也是青年一代的“磨刀石”,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第一站我们来到喀什古城中的吾斯塘博依街道古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社区内经过采访得知,喀什古城不仅是5A级旅游景区,也是喀什葛尔红色文化孕育之源,这里日人流量巨大,不管内地还是本地都热衷于在这里面进行文化熏陶,我们也相信这里也将是红色文化发展和延续之地。

图片3.png

图为吾斯塘博依党群服务中心

我们在对喀什古城进行完全的探寻后,无处不见的红色国旗迎风飘扬,我们在街上随机采访了一个维族小朋友:小朋友,你喜欢这个地方吗?小朋友没有羞涩的说:那可不,我家可是在这,美嘞很。接着小朋友的爸爸叫他回家写作业,我们刚想跟小朋友说拜拜,小朋友回头说:爸爸,他们是大学生,刚刚我还跟他们聊天呢。他爸爸带着浓重的口音说:阿达西,进来吃点饭嘛,聊聊天。我们连忙摇头,但始终架不住居民的热情,进去之后我们都无不感叹这新疆家里装饰的精致豪华,布局优美,桌子上还有许许多多干果。我们有礼貌的结果叔叔给的糖果干果,并询问:叔叔你在这生活这么多年有没有感受到啥变化。叔叔面露微笑说:朋友,你知道嘛,自从这边由共产党接管之后,和平很嘛,以前这里很穷的嘛,我们一天天过得生活很差嘛,到处都是动乱,东边嘛着火,西边嘛,打架,你看看现在嘛,啥也不用担心,我还有我的家庭嘛,商铺嘛,我家小娃子还学习很好嘞!现在简直美嘛。

接着又补充说,还有这外面就是人民政府嘛,旁边还有大领导人的像,毛主席的嘛,我相当喜欢,每年古尔邦节,我一家人嘛,都会去那合个影,美得很嘛。

走访当地,一位近九十岁的维族爷爷得知我们是红色基因的青年传承人,不禁感慨万千,“他见证过历史的变迁,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祖国感到无比自豪,现在能有如此好的生活离不开党的帮助。”爷爷的孩子替我们翻译道。

随后,我们迫不及待也来到喀什的人民广场,广场中央屹立着雄伟壮观的毛主席雕像。当地市民和来当地旅游的朋友热情的为我们讲解毛主席像建筑背景,同时还不忘与我们合照,人民广场是当地人心中宏达而神圣的象征,每逢重要时刻喀什人都会汇集于此把握时间的脉搏,倾听时代的召唤,而此时夕阳西落,将无穷的光辉,尽撒在毛主席像上,不禁感叹我们眼中所呈现宏伟壮观。

人们都说落日的余晖是平静的,是祥和的,望着毛主席雕像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周围仿佛一切都安静了,看着这座美满的边疆城市,我们内心更加幸福,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更深的含义。

随着我们同党群服务中心的进一步交流加深,我们了解到社区服务的仔细认真,同时参观了他们的办公室和他们的工作理念“小站点撬动大服务”,更加深入了解到喀什古城所孕育的红色文化之深之广,目光所致皆是党的光辉,步伐所及永存红色文化。

通过这一次的三下乡实践参观活动,青年红色之旅的队员们更加坚信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以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和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奋力前行,奋勇前进。这样才能堪当时代大任,挖掘红色文化中的精髓,凝聚新时代的铁魂。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riji/20230908/144406.html

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溪流汇合清荡漾,沙漠绿洲满胡杨”实践队窦梓嘉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