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西安建筑科技大环境学院赴榆林市神木县毛乌素治沙基地美丽中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19-08-13 22:42:44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作者:文/李宇 马凯歌 • 图/李宇 马凯歌 白慧 陈景霞

点击:378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zongjie/20190813/71757.html

实践团成员到达毛乌素治沙基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三下乡”提出的要求,了解我国荒漠沙地生态绿化治理恢复状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美丽中国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25日至8月5日赴榆林市神木县毛乌素治沙基地进行调查实践活动。

“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当地这句顺口溜,生动地道出毛乌素沙漠东南缘的神木市过去沙地恶劣的状况。而随着“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启动的号角响起,全国劳动模范张应龙带领群众在这里用十多年的时间将承包的42.8万亩的荒沙变成了树林、牧场和农田。

3.jpg

沙丘草地远景

实践团队于7月25日至27日期间了解了在基地范围内毛乌素沙漠植被恢复情况。在徒步实地考察过程中,路边可见云杉、杨树、樟子松、臭柏等树种交杂生长;沙丘上生长着沙柳、沙棘、沙蒿、紫穗槐、桑树等灌木;草地中植物郁郁葱葱,经过辨认,有狗尾草、菊叶香黎、棒头草、马齿苋、鹅绒藤、灯笼草、女贞、草木犀状黄耆、旋覆花、刺儿菜、蒺藜、鸡冠花等十多种草本植物。

2.jpg

野外徒步考察

通过问询工作人员,实践团队了解到在基地的32万亩林地范围内,采用的是混交林种植模式,种植了15万亩经济作物——长柄扁桃,10万亩樟子松,7万亩沙柳、杨树等树木,而在草地范围内生长着将近20多种草。此外,队员们还了解到张应龙根据区域春雨少、秋雨多的特点,实行一年三季造林:春季搭障蔽、栽紫穗槐铺底,雨季栽植樟子松,秋季栽植长柄扁桃等主打树种,对沙漠治理采取“种九留一”模式,即九分固沙绿化,一分保持沙地原貌。十几年下来,区域内造林32万亩,栽植树木2400万株,使当地的植被覆盖率从3%提高到65%左右,从而形成了一套用水省、成活率高的造林新模式,使得治理区域的生态环境大为改观,野生动植物种群逐年增加,水源涵养能力逐渐提高。曾经飞沙扬砾、枯寂惨淡的不毛之地,经工作人员十几年的努力变成如今绿意葱茏、生机盎然的“世外桃源”。

4.jpg

沙湖一角

5.jpg

林地远景

结束野外的实地考察与走访,在整理总结调研得来的有关资料后,实践团队了解到基地开办的肥料厂主要通过发酵处理、细菌筛选、复配等步骤,将农作物秸秆及养殖场动物产生的粪便制成有机肥料,最后装袋自用或者销往全国各地。有机肥料厂的建立使得治沙基地实现了良好的生态循环,并且变废为宝,增加了治沙基地及当地农民的收入。

6.jpg

堆肥原料初处理

实践团队在7月27日到8月5日这段时间内,利用基地的实验室,就基地内的有机肥料厂的堆肥过程做相关实验研究。就正在发酵中的肥料,取定量样品测定其温度、含水率、PH值、总氮、氨氮、硝氮、总磷等堆肥理化指标;就堆肥所用菌液菌剂,取定量样品在培养基培养,测定其所含微生物种类以及数量。

8.jpg

实验研究中

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了解到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十几年来的治沙历程和方法,考察了基地植被恢复状况和生态经济产业布局,学习到全国劳模张应龙等人防沙造林过程中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态观念的认同和践行。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zongjie/20190813/71757.html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郎福森供稿

责任编辑:党延红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