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乡土,中国——《乡土中国》读后感

时间:2022-02-19 16:34:47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曹晶

点击:1052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20219/107769.html

中国南部小城乡村黄昏景色

第一次尝试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在高三结束的暑假。当时更多地是将这本书当作一本行纪和了解中国乡村的窗口来看。而如今再回首阅读,曾经不甚理解的内容变得更加有意义了起来。

“人的病痛不仅来自身体,来自社会的病痛更加重要。”费孝通先生心中有着强烈的经世济民的思想。因此他为了中国社会的光明前程放弃医学,而从事社会学研究。面对人生的丧妻之痛,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泰然处之,继续完成他们未完成的社会调查和事业,乐观持守不弃学术。他根据中国的社会实际,在中国社会学领域作出了不懈探索,构筑了中国乡村社会学的里程丰碑。

《乡土中国》正文部分共有十四个小章节,各节独立却又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自成一体,向我们系统介绍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这十四篇文章是20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费孝通先生应当时《世纪评论》邀约,根据自己的“乡村社会学”课件而撰。后汇编成册,收录于《乡土中国》一书中。其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晦涩难懂的学术论道,相反,费孝通先生行文笔触平实中略带诙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这乡土中国,漂亮和生动常等于奢侈。”该书的文字也正像他所描述的世界一样,朴实无华、平淡直白。他用接地气的、自己身边的事例对许多难懂的社会学名词进行解释,因此作为一本学术类型的书读来却不让人觉得枯燥无趣,其中专业的知识和概念也不觉晦涩艰深,反而引人入胜。此外,费孝通先生除了具有广博的社会学知识基础外,还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费孝通先生常常引经据典,采用古今、东西、乡城对比来说明问题,从中国的根部揭露社会本质,展现中国社会基层面貌,以此来说明其社会学理念,以及不同体系中的联系与分别。其中关于社会和人生的句句箴言掷地有声,如黄钟大吕空谷足音,使人受益颇丰。

费孝通先生在书中阐释理念并不是文字解释文字,而是从实例得出,举例说明,经过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探究从特殊到一般的社会学规律,产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提炼再到具体的应用。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说是“在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尝试……不断在具体事物里去核实,逐步减少误差。”在时代社会飞速跃迁的今天,费孝通先生对于理论的态度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

费孝通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因地制宜,勇于尝试。将西方社会学本土化、乡土化,符合中国当时的时情与地情。

具体·抽象

现实与理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费孝通先生提到的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费孝通先生说,他的尝试是一种Idea Type,提炼具体事物中的认识现象。因此这些理论可以随着历史的变迁而给出不同的诠释,经久不衰。就如本书序言中费孝通先生所说:“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应该学习的方法。

如果“具体到抽象”是钻研书本文字的过程,而“抽象到具体”便是走出书山的过程,是对理论的应用与展望。

在区域规划层面,费孝通先生对于乡土社会的研究,实际上为乡村振兴的可行性提供了一些思路。我们在费力对乡村进行表面上的环境美化与文化投资以外,更应该关注乡村乡土性的变迁。不止让文字下乡,更要让理论下乡、科技下乡,改变落后封闭地区的文化观念,从根本上助力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除了修建道路,加强城乡交流外,也要搭建互联网沟通平台,进一步影响乡村社会。

在社会学层面,一方面应该继承和发扬费孝通一辈社会学界将西方社会学的中国化、本土化的成就,从实际出发,发展因地制宜、接地气的社会学;另一方面也要因时制宜,顺应时代发展,做好中国乡土社会学的城镇化发展。

乡村·都市

“社会是在历史中演变而来的,探求我们现在的社会,就要探求社会的本源。探求中国社会,就要追根溯源到中国的乡村去,深入到中国的乡土社会去。”

乡村具有相对静止性。因为进化发展的速度较慢,大多乡村社会还呈现着着鸡犬相闻、田垄交错的乡土社会气息。但随着交通、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城市在扩张中吞并乡村的人物与风貌,乡村的传统乡土性也在土崩瓦解之中。尽管过程曲折痛苦,但这已是社会的必然。

我们需要关注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

城镇化带来的人与人交际关系的疏离。乡土社会熟悉到门外一句“我呀”即可听声辨人,城镇社会人与人却是一种浅社交,萍水相逢,点头之谊。在城市高楼巨兽间人不过沧海一粟,孤独从中蔓延。

进城务工热潮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农业用地闲置化问题。城市住房紧张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环境承载力下降问题等。

在城市与乡村的博弈中,农村正在边缘化。而近年来兴起的快手土味文化是乡土文化的另一种反击。

历史·现在

在再论文字下乡一章中,费孝通先生这样定义历史文化:“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这点明了历史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只是口号,联系到近期部分劣迹艺人参观靖国神社“打卡拍照”的行为,漠视历史和传统,是绝对错误的。

中国的社会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费孝通先生在开篇便下了定义:“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追根溯源,从历史长河来看,确是如此。华夏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适宜的气候为耕种提供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小农经济的基础。在小农经济之上开出的文明之花,也无不赖于此。老子向往无为而治的社会;孔子倡导社会的礼治都符合傍地而生、田地相合的环境,是“土气”的象征,是小农经济的写照。差序格局也在文明和社会的交融中成长。“据其所而众星共之”。而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

对于小农经济的人们来说,在生存中占取重要地位的,除泥土以外,还有“流动的水”——河流。

根据费孝通先生所言,种地谋生导致了不流动,从而产生了“土气”。对泥土的情怀使得中国人有着相比其他国家、民族的人们更多的对于家乡的依赖与眷恋,是乡愁。最幸福的期待是“衣锦还乡”;在异乡会觉得“月是故乡明”;亲人漂泊在外会叹“遍插茱萸少一人”。也正是这一份对泥土的情怀,使得中国人的历史文化绵延不绝,这样的乡土社会使得人们的部分记忆同质化,中国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记忆,在社会中起着凝聚的社会整合作用,如“春节”。中国人民对于泥土的情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似是消散了,但已然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人死还乡叶落归根如此,钱钟书克服重重困难回国如此,爱国情怀何不是也源于此。差序格局使得中国的关系如水波散开又交叠。

但潺潺流水赋予了中华儿女闯荡的勇敢与情怀。费孝通先生说说“过剩的人口”宣泄出村落独立生存是如:“老树被风吹出去种子”,而我想,如今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等更像涓滴之水汇入城市汪洋。是河流赋予他们闯荡的冲劲,或许有不同的理由,为了生存、为了梦想,但他们都来到了更广大的世界。“北漂”、“沪漂”等背井离乡的人,似雨中浮萍,在世界留不下一丝痕迹。如风吹叶落,埋在千千万万的枯叶中。

《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国乡土社会学的通俗易懂的理论阐释使我丰富了社会学素养,受益匪浅。也在我眼前铺开了一张中国乡土传统社会的生活画卷。

此外,我开始更能理解中国的传统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在费老的追根溯源的文字中,我深知所有的结果都因为有一朵花盛开,所有的花都因为根茎生长于这片土地存在。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间的魔力,中国就在此建构起来。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中国南部小城乡村黄昏景色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20219/107769.html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新闻曹晶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