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封建传统禁锢下的“人性神庙”——解读沈从文《萧萧》中的人性美

时间:2022-10-30 19:30:46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作者:宋雨婷

点击:812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21030/125887.html

封建传统禁锢下的“人性神庙”——解读沈从文《萧萧》中的人性美

沈从文先生曾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他的作品大都以湘西为背景,描写湘西村落里淳朴村民生活的悲欢离合,从中明显能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美好。《萧萧》则是他“人性神庙”的一个部分。

自强自立、关爱他人、自然率真,这是对《萧萧》中“人性美”的具体表现。童养媳这种封建俗习,很多作品中都有过批评、揭露,认为剥夺了人的婚姻自主权,完全与当代提倡人权的价值观相悖。童养媳的结局多是悲惨的,而萧萧虽然也深受封建传统的毒害,但她的结局却称不上是个悲剧,这是《萧萧》出乎意料之处,也是沈从文追求“人性神庙”的体现。

自强自立作为湘西人民的一个突出特征,在萧萧的身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湘西的女孩来说,小小年纪就嫁作他人的“童养媳”,都会感到害怕,毕竟“在这些小女人心中,做新娘子,从母亲身边离开,且准备作他人的母亲,从此将有许多新事情等待发生”,嫁过去后的生活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了,害怕是难免的。但萧萧连“照例哭哭”都没有,她淡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坚强、坚韧。萧萧十二岁出嫁,嫁给了一个断奶没多久,年纪不到三岁的小丈夫,明明是妻子,却要承担起照顾丈夫的责任。她时常到溪沟里去洗衣,搓尿片,一面还捡拾有花纹的田螺给坐到身边的丈夫玩,到了夜里睡觉,有时候还要被弟弟的哭声弄醒,还要很有耐心地把他哄睡。做梦说梦话吵醒了隔壁的人,挨了骂,却也“听着却不作声,只是咕咕的笑”。固然辛苦,她也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自强自立,这是她身上“人性美”的体现。

关爱他人是《萧萧》中着重表现的另一“人性美”,从萧萧身边人对她的关爱中能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美好。萧萧健康、自然的成长,不光源于她自己乐观良好的心态,也源于她身边人的关心与照顾,萧萧嫁作童养媳,虽然“帮家中作点杂事”,但“能动手的就动手”,婆家从不勉强她做重活。来到婆家后,也“一切并不比以前受苦”,只看她半年来发育就可明白了,她“就像一株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叶大枝,日增茂盛”,健康成长着。祖父也对她很好,常和她开玩笑,拿女学生来逗笑萧萧。萧萧被娇宠着,也常和祖父撒娇。从善良、宽厚的婆家人身上,萧萧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与美好,无人限制、扼杀萧萧的天性,萧萧自然、健康地成长着。

萧萧被花狗引诱做了坏事,大了肚子之后,瞒不住肚子,最终被家人看穿,“才明白这个十年后预备给小丈夫生儿子继香火的萧萧肚子,已被别人抢先下了种。这真是了不得的一件大事。”可没有相当的人家来要萧萧,萧萧仍然在丈夫家中住下,慢慢地,大家又释然了。即使在今天的农村,童养媳出轨弄大了肚子都是极丢人的事情,结局多半是沉潭、浸猪笼,但萧萧的婆家却释然了,把萧萧同花狗的儿子当成自己的亲孙子,“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烧纸谢神,一家人都欢喜那儿子”。可见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世界中,村民们始终是善良、宽厚的,充满了人性的温暖与美好。

自然率真作为自然人的天性,是造物主对人的本质内在的一种塑造,在《萧萧》中,萧萧和花狗自然率真的天性就很好地被保存了下来。萧萧是自然的,她听从自然人性的召唤。于是在花狗直率的“欲和爱的表达”下,她的心窍子被唱开,变成个妇人了。虽然花狗最终还是辜负了她,不辞而行,跑去了城里,但花狗自然的、本真的那句“我为你睡不着觉”中所表达出来的最质朴的思恋和爱慕,还是对萧萧的爱情有着启蒙意义。没有花狗,萧萧可能一辈子都体会不到爱情是何物,即使日后与丈夫圆房、生子,更多的也是长年累月的照顾下生出来的亲情,不是对花狗这般纯粹又懵懂的爱情了。

自然、温暖、美好的人性战胜了可怕的封建传统制度,沈从文心中的 “人性神庙”在《萧萧》中被搭建地极好。无论封建制度是多么的冰冷生硬,人性终会突破藩篱,我想这便是沈从文先生创作《萧萧》的出发点之所在。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封建传统禁锢下的“人性神庙”——解读沈从文《萧萧》中的人性美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21030/125887.html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宋雨婷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