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黄鹤西飞,古楼依旧

时间:2016-11-30 17:40:26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邬敏 作者:文/邬敏 • 图/来源网络

点击:1940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sanwen/20161130/4297.html

黄鹤西飞,古楼依旧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汉水之畔,蛇山之巅,龟行大江,黄鹤飞去,文人在此赋诗远眺,诗仙在此挥毫搁笔。光阴荏苒千年,春去秋来,大江东去,它依旧在山巅守护苍茫大地,俯瞰芸芸众生。

黄鹤楼,萦满了淡淡的墨香和书香气,人们总是会将它与文人墨客,迁客骚人,佛道僧人联系在一起。我透过课本里的诗句认识它,“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依旧印在脑中,并未忘却。假余,曾登过这古楼,凭栏远眺大江时,俯视三镇气旺,仰观九天云低。我想象着古时空空道人,衣袂飘飘,伴着清风白云,乘黄鹤而去,留给晴川万顷碧树,留给烟洲满江芳草,又是一种多么浩渺的仙风道骨。

走在山下的如荫街道,一眼便能望见黄鹤楼高高的塔楼。千年之后,古楼仍在。在星罗棋布的水域,它倚靠青山,若一青螺,静静飘浮在浩渺的水面上,守望远方。遥望晴川、古琴的黄鹤楼,仿佛也透出点点禅机。在烽烟四起,战火萧萧的历史时空里,朝代更迭,金戈铁马,狼烟烽火,自三国以来,黄鹤楼与国运渐渐走到一起,国运昌而楼盛,国运衰而楼败。被毁、重建,两种际遇总是在循环往复着。黄鹤楼却坦然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屹立如斯,气韵仍存。

踩着石阶,一路往上,踏入前门,柳叶婆娑随风而动,长廊白墙红柱,掩映纤纤竹叶间,荷叶娉婷躺在水上,雏鸭羽毛新添,在绿水中自在玩水。石头假山间,鱼儿穿插其中,人们在石凳上小憩,我继续往前走去。来到黄鹤楼前,便是一尊圣象白塔,牌坊紧随其后,穿过牌坊,院内古典与现代,古意与诗意相融,塔、牌坊、轩廊、亭阁各有风骚,自然融合。正前方的黄鹤楼,身旁立着两座亭子,古楼的大小屋顶,层层递进,交错重叠,翘角飞举,层层飞檐,四望如一。

楼前一处黄鹤归来的石像,在水中央,石鹤仰首,脚踏龟蛇,俯瞰人间,周边徐喷白色烟雾,如纱似雾,如入仙境。人立天地之间,唯清风、飞禽、云霭相伴,神游八荒,物我两忘。看者想必也愿随仙人,驾黄鹤,乘白云,飘然飞去吧。

进入塔楼,看到黄鹤白云、洞宾驾鹤的精巧壁画,不由得联想与楼有关的传说。对于黄鹤楼楼的传说,民间众说纷纭。但史料记载的一说“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圣迹。”却更深得我心。八仙之一吕洞宾人间游历时,经过这处水面上的浮岛,在岛上楼上停留休憩后,骑黄鹤离去,此楼自此便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而古代四处游历的文人,途经黄鹤楼,也定会登楼,写文作赋。背着包袱的文人们,赶路至此,在楼下的茶摊前坐下,向卖茶的大娘要一碗茶,同坐一桌,一见如故,结伴登楼,携酒作伴,望向楼外远方,写下几首诗赋,互相切磋文章,相视一笑。僧人们也常邀友人坐在楼上,泡一壶清茶,趁着清风,一起品茶。这些虽然平淡无常,却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知己之感。

爬上顶楼,山下一切尽归眼底,人的胸怀着实开阔,坐窥井邑,俯拍云烟。远处的黛山,碧水,大小的楼房,如沧海一粟,不由得感叹“芥子纳须弥”,难怪古人会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楼高百仞,原来也照样可以触碰天堂,随心而已。

走在黄鹤古肆上,红色的灯笼串串,人来人往,不失繁华。如果我不是春天走过这里,而是冬季,这里定是白雪片片,屋檐覆雪,琉璃瓦上,落上一层白,撑着伞走在雪中,愿细嗅一株覆雪的红梅,藏一缕淡香在心间。

日已暮,远处的白云悠悠、霞光旖旎,波光粼粼,渔帆点点,峰影遥遥。人散后,黄鹤楼缓缓埋进夜色之中,千禧吉祥钟不知在何时,扣响了几下,罄声入耳,散落四方。而后,音色如墨滴入水般,缓缓晕开。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黄鹤西飞,古楼依旧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sanwen/20161130/4297.html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邬敏供稿

责任编辑:段亚光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