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垃圾分类新方法,绿色生活向前行

时间:2023-08-29 23:32:01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变废为宝”实践队 作者:文/陈文洁 • 图/付丰赫

点击:109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230829/143792.html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垃圾分类新方法,绿色生活向前行

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23日电(通讯员 陈文洁)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我国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疫情居家隔离过后,社区各户居民垃圾处理压力与日俱增,大量土地被占用,同时垃圾不能得到利用。为倡导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2023年6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变废为宝”实践团队前往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开展垃圾分类调研及宣传活动,了解当地垃圾分类发展现状,推动资源再利用贡献力量。

调研社区居委会,了解垃圾分类情况。实践队首先到达当地社区居委会,为更好的调查社区垃圾分类情况,实践队员就如今社区垃圾分类情况进行采访调查,社区工作人员热情招待了实践队员,实践队与居委会主任深入交流。主任表示,“疫情时社区垃圾都是统一分类处理,而疫情过后,在垃圾处理过程中,绝大多数垃圾车将各类垃圾混装运输,不同类型垃圾没有执行差异化的运输方案,更没有分类进行处理”调查过程中,实践队发现垃圾分类尚未形成收集、存放、处置的闭环,各个环节都很薄弱,整体配套设施亟待完善。为此,实践队积极向社区提出建议,从垃圾分类4 个核心步骤,即垃圾分类收集、垃圾暂存、污染防治以及垃圾运输角度分析,让垃圾分类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防止二次污染,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同时实现垃圾的回收利用。 

59a64491eab5b1551fa77792477f1478.png

深入垃圾分类重要性,唤醒垃圾分类意识。在社区调查过程中,实践队真切了解到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十分薄弱,尤其是疫情过后,长期居家隔离造成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减弱,居民严重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将生活中形成的垃圾单纯地放入垃圾袋里,直接拿去丢弃,这一行为使得相应的垃圾处理人员在后续的垃圾分类工作中产生较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这也使得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无法高效进行。目前,当地垃圾分类进展缓慢,出台的垃圾分类文件偏少,垃圾分类宣传更是凤毛麟角,生活中很难看到垃圾分类的 消息,宣传量小力微,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有 待提高。目前政府虽然制定了一些垃圾分类的政策,但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没有明确相应的奖惩和监督机制,没有触及居民的直接利益,这也导致居民规避垃圾分类政策的执行。为此,通过宣传培训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唤醒并培养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居民的认识度和参与度。推广垃圾分类理念,让居民明确意识到自身在垃圾分类中的主体作用,了解垃圾分类的优势 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随后,实践队成员在社区垃圾堆放处张贴传单,让垃圾分类观念深入人心,真正唤醒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

走进居民心中,以身作则绿色生活。为真实了解居民家中垃圾分类的程度,实践队员积极行动,前往居民家中了解各家垃圾分类状况,不仅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方式方法,更是就居民提出的垃圾分类有关问题,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现场为他们解答疑惑,让社区居民更加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做法,有效推进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走访过程中,实践队员看到社区道路上还有塑料袋、卫生纸等垃圾,为美化社区环境,以身作则绿色生活,实践队员积极行动,发挥不怕累、不怕脏的优良品格,分工合作清理了道路两侧和草地中的垃圾,并分类投放到附近的垃圾桶里,此外,实践队员还将未分类处理的垃圾分开处理,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环保工作,实现绿色生活,于社区中切身体验,亲自实践垃圾分类。

5426312ce59a5974a30b29faaf200a79.png

通过此次社区垃圾房分类状况调查,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义之大,实践队员在实践过程中也是秉持着建设生态文明,心协力、久久为公的合力,积极与社区讨论居民垃圾分类好形势,向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方法,充分调动城乡居民参加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让绿色观念应成为社会共识,为城市生活垃圾贡献社会动力,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规范、有效地开展,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倡导绿色生活。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230829/143792.html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变废为宝”实践队公子玉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