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民族文化在泸沽湖的存在状态

时间:2017-08-14 09:28:55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知行实践队 作者:文/戚林 刘书含 • 图/李雅如 刘莉 饶状

点击:574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zongjie/20170814/18177.html

航拍器拍摄下的泸沽湖全貌

“倒影湖中奇丽景,明珠青翠锁烟霞。”泸沽湖畔,水草丰美,天高云淡。

七月二十日,知行实践队经过了一天的奔波,从青岛到西昌跨越2000多公里到达了令人们心驰神往的泸沽湖。这里地形奇特多变,风姿绰约,少数民族聚居,文化交融,在这里实践队即将展开为期十天的有关地形与文化的调研。

走入湖畔各色古村落,队员们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村民们身着色彩瑰丽的民族服饰,头戴形态各异的民族头巾,以质朴的方言讲述自己的故事,用亲切的话语诉说着这里的传奇。泸沽湖畔的少数民族民族以彝族和摩梭族为主,围湖而居,以湖为生,这种传统的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已经延续了千年。

此次实践调研为提高调研效率,提高专业化程度,知行调研队将队员分为两组,分别为文化调研组和地质调查组,每组分配五名队员,分别进行不同方向的调研并在后期进行成果整合。此次调研走访的第一个村落是海门村,海门村依山而建,是实践队员们落脚的地方,这里较好地保留了传统彝族民居的特点。经实践队员集体商讨决定,在海门村开展地形与建筑方向的调研。

实践队采用无人机航拍的方式整体观察村落的布局与山体的走向,同时寻访当地居民了解到出于辟邪考虑彝族民居院落正门要避免与山峦直接相对。此外,队员们发现,村落的走向与山脉的走向基本一致,因此整个村落都与风向平行,有极佳的避风效果。地质调查组深入山中,采集当地的岩石样本,深入分析了当地的地质结构与地层年代。

2.png

传统彝族民居多插有野鸡的羽毛用来辟邪,当地居民通过在山区捕猎野鸡获得羽毛。

3.png

由于当地地处亚热带且海拔较高,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较多,当地气候具有阴冷潮湿的特点,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取当地的针叶植被(主要为松树)搭建民居用来抵御湿气,保持屋内干燥。

4.png

结束了对于海门村的调研后实践队来到了泸沽湖镇,泸沽湖镇依湖而建,有较多摩梭人聚居,在这里队员们展开了对于摩梭人文化习俗的调研。

提起摩梭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习俗就是走婚,于是实践队首先来到了具有“天下第一鹊桥”之称的走婚桥。通过对于当地摩梭人的采访得知,走婚桥的修建主要是为了方便古代泸沽湖两岸的摩梭男女走婚,桥的修建大大缩短了走婚的距离,从此两岸男女不必为了走婚而绕湖行走。由于走婚桥为木质结构且年代久远,旧址已被腐蚀,如今的走婚桥是基于旧址重建的结果。

5.png

随后实践队来到了镇中,在镇中各队员们针对摩梭族文化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采访。

由于实践队到达的时间恰巧为农历六月初一,当地摩梭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烧香祈福活动。通过询问当地居民得知,摩梭人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会如期举行烧香活动,烧香的场所主要为各式喇嘛堆和马里堆。喇嘛堆和马里堆的材料主要来自于当地山石,它们的分布不均,大部分依山顺风向而建。

6.png

7.png

随着调研的逐渐深入,队员们了解到当地摩梭人主要信奉达巴教和藏传佛教两种宗教。在当地队员们还发现了多种宗教建筑。图为喇嘛寺和摩梭宗教图腾。

当地摩梭人会于泸沽湖畔定期举行祭拜格姆女神的仪式,他们相信格姆女神是泸沽湖的守护神。通过探访得知,“格姆女神”实为泸沽湖岸边格姆女神山山顶溶洞中由于岩溶作用沉积形成的人形钟乳石,该过程持续了万年之久。图为格姆女神山。

10.png

结束对于当地摩梭人文化习俗的调研后,实践队驱车跨越川滇交界,来到了泸沽湖对岸的大洛水村,在大洛水村恰巧赶上当地的篝火晚会。篝火晚会为当地彝族人的风俗,每晚举行一次,晚会上当地人民手挽手,围绕火堆对歌并跳颇具风情的民族舞。

11.png

实践队随机采访了现场的几位彝族村民,“我们对于火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我们都是火造的”一位村民说道。“火能战胜一切,趋避邪神。”当地彝族人相信火焰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并把火作为自己的民族图腾,彝族每年农历六月的火把节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其重要程度远超春节。当地人信奉毕摩,据当地村民描述,毕摩做法后直接用舌头舔烧红的铁块或用手直接触碰沸腾的油而可以毫发无伤,由此可见经过数千年的绵延传承,当地彝族人已经对火有了一种令人吃惊的掌控力。据悉,彝族正是我国境内最早发现并使用火焰的民族。

十日调研,虽不长,但收获颇多。在此期间各队员分工明确,踏遍山路,深入调研,对于阶梯交界处的少数民族文化有了一个较为系统而全面的认识,获得了不仅是知识层面更是社会阅历层面的成长。为大学生走近社会,探寻少数民族风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zongjie/20170814/18177.html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李雅如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