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人间至味是情深——读《项脊轩志》有感

时间:2017-08-13 10:17:00 来源:安徽师大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阚薇薇 作者:文/阚薇薇 • 图/网络

点击:1566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170813/18044.html

归有光的项脊轩,归有光的深情

少年时,初读归有光先生的《项脊轩志》,很是惊艳,讶异于原来枯燥乏味的古文竟也可以写得这样美,这样可爱,这样深情,这样活色生香。后来每每重读此文,心中总是有一股暖流涌出,世间深情,大抵如此,它们隐藏在“桂影斑驳,珊珊可爱”的“半墙明月”之中,隐藏在母亲“儿寒乎?欲食乎?”的殷殷关怀之中,也隐藏在亡妻手植而“今已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之中。几百年的光阴悠悠逝去,归有光的深情,如同其亡妻死之年手植的那棵枇杷树一样,一直扎根于世人心间,四季轮回,枝繁叶茂,亭亭如盖,香气氤氲。

归有光的叙事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细细读来,就像一泓甘甜的山泉水,带着些许桂花的细碎香气,意趣悠远而又沁人心脾。他十分善于捕捉生活中稀松平常的细节和场面,寥寥几笔,形神即现,令人难以忘怀,且在平淡简朴的笔墨中,饱含着无法言喻的哀愁与深情,这种深情,自是世上最美的一道风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48f08c00g9651edab4d25&690.jpg

《项脊轩志》以“百年老屋”项脊轩的几经兴废,穿插着对祖母、母亲、妻子的回忆,抒发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所回忆者每人各一事,均属家庭琐事,但让人感受到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慈母“儿寒乎?欲食乎?”的深深关爱,乳母“而母立于兹”的轻轻细述,祖母“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的殷殷期盼,那些深藏在记忆之中的动人场景一一浮现,带给人妥贴细腻的温柔,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然而,斯人已逝,亲情不再,“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又是怎样的一种痛彻心扉!

除了亲情,归有光对妻子的情真意切亦让人无比动容。无论是“时至轩中”,替君红袖添香,“从余问古事”,为君举案齐眉,“凭几学书”,与君相敬如宾的缠绵旖旎;还是“吾妻死,室坏不修”,“然余多在外,不常居”的睹物伤怀,都体现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沉爱意和中年丧妻的万分悲苦,“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但最令人心碎也最令人心醉的,却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深爱的妻子与自己阴阳殊途、生死两分,怎能不让人悲痛呢?东坡有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山水以北,时光以南,纵使你我今生不复相见,我望着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深深怀念你。

20141125193438_hfUQa.thumb.700_0.jpg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一日曾读到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发现其与归有光写《项脊轩志》时的心境很像,回忆年少往事,长辈爱护,夫妻恩爱,“红烛昏罗帐”;然至中年,长辈妻子逝去,“断雁叫西风”,徒留一人伤悲;待老之将至,“悲伤离合总无情”,看透世事沧桑,深情不减当年反而愈加浓厚,大概就是这篇文章能一直被人们传颂的原因吧。

人间有味是清欢,人间至味是情深。归有光的深情,《项脊轩志》的深情,希望你我都能妥贴保管,细心收藏,时时回味,并用它来真心对待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如此,亦不辜负这世间的有情之人。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归有光的项脊轩,归有光的深情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170813/18044.html

安徽师大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阚薇薇供稿

责任编辑:高招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