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启蒙者和叛逆者的独白

时间:2021-08-29 20:53:28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马文菊

点击:820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10829/103894.html

束缚与挣扎:五四时期的思想转型

五四时期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封建制度和礼教文化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人民的生活困苦且麻木不仁。然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现代青年已经开始突破传统思想的禁锢,看到了封建文化表象下的落后本质,他们以笔为武器,勇敢呐喊发声,强调人性和思想解放,如一声惊雷,惊醒了世人,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的关注和影响。

1917年,《新青年》编辑钱玄同邀请鲁迅写文章,鲁迅却以“铁屋子”的比喻婉拒,他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但钱玄同却与他说到了“希望”,这深深触动到了鲁迅。1918年4月,鲁迅在浙江绍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创作。这是鲁迅经历了多年的沉默和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饱含了他多年以来的愤怒、不满以及希望等诸多复杂的情绪。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处于一个风云变幻的时段,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找不多出路,产生了普遍的苦闷与彷徨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下,丁玲创作了《莎菲女士的日记》,深刻反映了这一时期现代女性的困苦和矛盾。

反抗与叛逆:先行者的矛盾与孤独

《狂人日记》主要描写了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狂人”。他生活在“铁屋子”里。狂人懂得“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于是他“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至此便揭露了中国封建礼教几千年来的“吃人”本质,在封建思想的长期禁锢之下,大多数普通民众都变得麻木不仁,认为“吃人”是正常的现象,他们“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这是一种近乎病态的扭曲心理。唯有“狂人”与他们不同,他清楚地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所代表的是当时五四时代的先驱者,他们率先看破了现实社会中的黑暗,批判并反抗封建礼教制度对人的束缚和荼毒,但这样英勇的的先驱者在当时却显得格格不入。

《莎菲女士的日记》主要刻画了一个叛逆的青年知识女性莎菲的形象,她寻求个性解放,却找不到出路,她追求灵肉统一的纯真爱情,最终却不得所求,是一个“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叛逆的青年女性的绝叫者”。

“莎菲”的个人形象是极其复杂的。她厌恶苇弟怯懦卑微的爱恋,却又依恋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她迷恋凌吉士高大英俊的外表,却又鄙视他粗陋丑恶的灵魂;她心底有着冲破世俗的狂热,却又顾虑礼数,故作矜持;她时不时地想着“倒不如早死了干净”,却又迫切地想要“享有我生的一切”;她亲朋环绕,却有着无法言喻的孤独和寂寥。各种复杂矛盾的情绪不可思议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莎菲”这一复杂而又病态的形象。然而复杂、矛盾的表象之下是“莎菲”反抗封建固有思想,冲破旧世俗的牢笼的自由而大胆的灵魂,长期被礼教禁锢束缚的女性迈开了追求个性自由和思想解放的脚步。

《狂人日记》和《莎菲女士的日记》同样都采用了日记体的形式,以第一人称作为行文的角度,加之以独特的心理描写刻画了“狂人”和“莎菲女士”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虽然这两篇作品的出现之间相隔了十年,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以及情感上的共鸣。“狂人”和“莎菲”都是时代的先行者,他们的思想超脱人前,与旧观念格格不入,在旧人眼中简直是荒谬。他们不被大众理解,不被大众认可,甚至是被贴上了疯子的标签,他们有着冲破世俗的狂热,却找不到一条出路,理想的一次次幻灭带来的是苦闷与彷徨。“狂人”和“莎菲”代表的五四时期的先行者们,他们叛逆、反抗封建礼教,却又孤独而自我矛盾。

悲剧与希望:破晓前的曙光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试图改变这“吃人”的现状,却发现“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自己竟然也是这“吃人”行列中的一员,极具讽刺意味。而序言中的“然已病愈,赴某地候补矣”是小说真正的结尾。狂人的病愈和候补代表着狂人的妥协和失败,清醒而又反叛的狂人不再疯狂,反抗传统,反抗封建礼教制度的“疯子”最终回归到了传统的队伍中去,极具讽刺意味。《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最终得了凌吉士的热吻,却幻灭了爱情的理想。小说结尾处提到“总之,我是给我自己糟蹋了”,“好在在这宇宙间,我的生命只是我自己的玩品,我已浪费得尽够了,那未因这一番经历而使我更陷到极深的悲境里去,似乎也不成一个重大的事件”,“莎菲”爱而无果,连她自己都在怜惜自己:“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

鲁迅和丁玲都是关注社会现实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看破了社会的本质,人间的悲剧,他们迫切想要有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却不得其所,于是《狂人日记》和《莎菲女士的日记》都是以悲剧结尾。

虽然他们最后的反抗都是一场悲剧,但是爱和希望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正如鲁迅所说,“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的”。鲁迅在《狂人日记》的最后写道,“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他纵然感觉看不到光明的未来,但仍旧在末尾处留下了一抹希望。丁玲在《莎菲女士的日记》的极为处写道,“我决计搭车南下,在无人认识的地方,浪费我生命的余剩;因此我的心从伤痛中又兴奋起来”,这也可以视为是一个新的开始。“莎菲”最终选择逃离这一切,选择“悄悄的活下来”,或许是因为她还怀有希望,她“想要享有我生的一切”,“无论在白天,在夜晚,我都在梦想可以使我没有什么遗憾在我死的时候的一些事情”。“狂笑的怜惜自己”的莎菲还有自己的个性,还有着贪恋的一切,她独立且鲜活。

纵然社会黑暗,人民麻木,但总会有一群人走在时代的前沿,为唤醒人们而呐喊,为人性自由而发声,如鲁迅,又如丁玲。或许时代境遇下的呐喊声略显薄弱,但仍旧能激起千层浪,震撼万民心。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10829/103894.html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马文菊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