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总有乡愁要守望——南师泰州学院学子调研南京方言文化传承状况

时间:2016-08-30 14:33:04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作者:文/赵诗雅 • 图/赵诗雅

点击:1066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60830/3565.html

成员们在六合区学习正宗南京方言

中国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赵诗雅)近日,来自广州的陈阿姨自从孙子上幼儿园后,多了一件烦心事 “孙子说,幼儿园老师要求大家都要讲普通话,说粤语会被小朋友笑话‘土气’,所以他不要讲粤语了,而且还要求奶奶学好普通话。”如今,在各地方言区,不少家庭都遭遇了和陈阿姨同样的情况,家乡话在家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低,逐渐退出日常交际。

据2013年南京大学文学院发布的《南京市民语言生活状况调查》调查报告就表明当前家庭语言使用的现状特点,也可以初步反映现在绝大多数父母的语言态度,即推崇普通话而淡化方言。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其文化底蕴更是丰厚。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南京方言在南京本地的使用情况,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我的南京方言”实践团队,奔赴南京各个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

还有多少孩子会说南京话?

7月25日, “我的南京方言”实践团队一起来到南京市鼓楼区星星幼儿园,在幼儿园里成员们有幸遇到了正在值班的沈老师,成员们带着问题采访了沈老师。沈老师表明:“其实,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我们都是教孩子说的普通话,孩子间的交流也是普通话。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已经没有多少说南京话的语言环境了。”

总有乡愁要守望——南师泰州学院学子调研南京方言文化传承状况

团队成员在鼓楼区星星幼儿园采访沈老师

星星幼儿园坐落于工人新村小区内,拜访完沈老师之后,成员们就在小区内随机采访小区居民,一位黄阿姨自称是地道的“老南京”,说着一口标准的南京话,可是在交谈中成员们发现,只要是和小孙女交流,黄阿姨都是讲的“南普”。

黄阿姨是这样跟成员们说的。“我也想和孩子说南京话,可是儿子媳妇不给,非让我说普通话,没得办法,只能凑合着讲话,就是你们口中的南京普通话,哈哈。”“我媳妇还是六合人,讲起南京话来比我还地道,可她在家从来不讲。”黄阿姨说,现在的娃娃说的大都是普通话,想找个说南京话的小孩都难,以后的南京人还会说南京话吗?

六合话才是真正的城南老南京话

带着黄阿姨的问题,成员们立刻前往南京六合区,准备去听一听黄阿姨口中的地道的南京话。在六合区的采访中成员们发现,他们的口音确实和市中区的南京口音不同,我们采访了一位姓丁的阿姨,丁阿姨也表明,六合话才是真正的城南老南京话,她的丈夫田叔叔也告诉成员们,现在都大力推广普通话,他们平常与其他人交流也基本上都是用普通话了。

总有乡愁要守望——南师泰州学院学子调研南京方言文化传承状况

成员向丁阿姨学习正宗南京方言

十名队员中有八名都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但其实从小到大说的南京话并不够地道。于是成员们请丁阿姨和田叔叔说几句正宗的南京方言。丁阿姨说,例如“绿”在南京话里的发音一定是同第一声“lu”,再例如今天明天昨天的 “今明昨”每一字后面都要加上明显的“儿”才准确。队员们在短短十几分钟的交谈内真是受益匪浅,对自己不能够说好南京话而感到惭愧。

让孩子有学习方言的环境

习近平主席曾说,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方言无疑是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如何保护方言,如何给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提供一个语言环境?成员们一起来到了鼓楼区睿城社区,采访了南京白局代表性传承人梁晓岚老师。

总有乡愁要守望——南师泰州学院学子调研南京方言文化传承状况

团队成员旁观梁老师上课

梁老师告诉队员们白局的南京话强调原汁原味,少个翘舌音少个儿化音都不准确。梁老师告诉队员们,看到现在的孩子对于方言越说越少,从心里感到很遗憾。其实,方言和普通话一点不矛盾,用普通话交流,同时保留方言,这一点也不冲突。孩子们学语言是很快的,并不会因为说了南京话而忘记普通话。

谈到保护方言,梁老师说,传承与保护方言,根本上还是要靠使用。除了大规模的保护工程外,还应从小入手,从孩子入手。比如,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方言课,让有兴趣的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有机会去学,有语言环境去说。

在旁观梁老师授课时,成员们发现老师不仅有才艺还很有德行,尤其是在教小孩子时,小孩子常调皮,一走神就会学了后面忘了前面,但梁老师始终很有耐心地教,梁老师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示范,再一句话一句话地教,常常一个吐字发音她都要重复说上十几遍,但她却一点怨言都没有。队员们也希望南京白局这一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在我们年轻人甚至是孩子群体中传播,激发白局活力,保证他更好地传承下去。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60830/3565.html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强化培养部赵诗雅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