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湖大学子寻访红安长胜街:走进革命老区,感受非遗文化

时间:2021-08-15 00:48:20 来源: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拾光团队 作者:文/陈江薇 周然 • 图/高洁 温馨

点击:499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210815/101274.html

图为拾光团队与席和玉合影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特殊的历史背景也为红安绣花鞋垫染上了神圣的色彩。革命时期,长胜街上许多老百姓为支援革命,经常为红军战士赶制布鞋和鞋垫。“红安绣活”以绣鞋垫为主,成为了人们相互馈赠、表达感情的一种载体。

在红安当地还流传着一句话“黄安(今红安)无女不绣花”。2021年暑期,湖北大学“拾光”团队前往长胜街“绣活传习所”与红安绣活非遗传承人席和玉进行交流和学习。坐在轮椅上的席和玉热情地招待着,看着席和玉一针一线的织出各色各样的鞋垫,做工精美、生龙活虎的图案,我们不禁感慨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心灵手巧。席和玉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是红安绣花鞋垫的鼎盛时期,以七里坪镇、太平桥镇、城关镇所辖村落为中心,辐射至全县乃至周边县市。村村寨寨、灯前檐下、田头地边,到处可见妇女们绣鞋垫、展鞋垫的场面。

IMG_1968.jpg

席和玉从小看着老一辈绣鞋垫、修衣服,便跟着母亲学刺绣,17岁时她不慎从房顶摔下,导致高位截瘫,终日只能躺在床上。从那以后,席和玉更加喜爱绣活,席和玉振作起来,苦练刺绣技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转动身体练习刺绣,手指被针刺破是常有的事。经过艰难和磨砺,席和玉绣制的作品工艺精细,绣花色彩华丽,成为当地妇女中能绣会画的佼佼者。2008年,席和玉被评为“红安绣花鞋垫”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感叹:“我不会放弃生命,也不会放弃刺绣。我在刺绣针法、配色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今后我会努力做好传承工作,让更多人喜欢红安绣活。”

IMG_1974.jpg

期间,团队成员近距离观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亲自观看绣活的过程,动手感受这一项目。“这是我第一次感受绣活的过程,让我更深的认识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团队成员周然说。

当下,红安绣活越来越受关注,这种适合妇女学习的手工技艺,正慢慢为她们开启文化小康之路。“随着机器化生产的发展,老艺人逐渐辞世,红安绣活传承人青黄不接、技艺逐渐流失。”席和玉说,“但还有一批90后愿意去学,我感到很欣慰。”

IMG_1969.jpg

据悉,当地将巩固太平桥镇、七里坪镇长胜街红安绣活传习所,在太平镇、七里镇、城关镇等乡镇组织优秀绣女传承人及骨干人员培训班,培养百余名新生代传承人。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210815/101274.html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拾光团队陈江薇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