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探寻非遗文化,领悟文化传承丨从宣纸、宣笔和陶瓷方面入手研究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

时间:2022-09-13 12:37:20 来源: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泾土非遗小分队 作者:杜启艳 何敏

点击:388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220913/125047.html

探寻非遗文化,领悟文化传承丨从宣纸、宣笔和陶瓷方面入手研究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

2022年7月6日至12日,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泾土非遗”小分队开启了在泾县的三段式实地调研。为了解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间的联系,助力乡村非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分别前往了泾县乌溪镇、黄村镇安吴村、琴溪镇新元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宣纸、宣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泾县龙窑制陶技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的精粹,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本次实地调研的目的是想要通过媒体、公益等宣传方式,呼吁民众关注非遗文化,让中华优秀的文明薪火相传。

宣纸——承载文化物质基础

宣纸产地在安徽泾县西南方的小岭一带,主要在乌溪镇。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殊的喀斯特山地适合青檀树的生长,冲积平原则适宜生产长杆水稻,青檀树和水稻杆均为宣纸制造提供了优质的原料。2022年7月6日,泾土非遗小分队的六位成员的第一站来到乌溪镇,来观察宣纸传统制作工艺,体验感受宣纸的魅力。

首先小队成员来到中国宣纸文化园,在这里看到了许许多多宣纸相关纪念物。在博物馆里漫步,正如走在历史的长廊中,一件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展品,将成员们带回那个时代。透过这些展品,成员们更加直接深刻地感受到了宣纸的魅力。

小队成员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来到了宣纸的制作车间。这里采用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制浆为制造宣纸的重要环节,制浆的传统方法是根据不同的原料性质,不同季节气候而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如水泡、蒸煮、日晒雨淋、露炼等。而水泡、灰浆、水洗、蒸煮的过程为分级煮;日晒雨淋、露炼的过程为日光漂白。团队成员通过观看制作宣纸的过程,了解整个生产链的大体运作方向,也更加体会到宣纸制作的不易。

最后小队成员在休息亭对宣纸的传承人周东红进行了采访。周东红,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捞纸工。30年来带领徒弟进行项目30余项,为宣纸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工匠精神,先后获得“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仿等多项荣誉称号。在老师介绍的过程中,他侃侃而谈,因为说到了宣纸,就如同在诉说他自己的故事。通过老师的介绍,小队成员们明白了非遗传承整个民族的事、了解宣纸复杂的制作工艺以及未来传承问题和发展方向。

宣笔——化无形为显形的器物

早上7点30分,顶着炙热的阳光,泾土非遗小分队的六位成员就踏上了探寻宣笔的旅程。虽说小队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泾县人,但是大家并没有去过安吴村,对宣笔的了解也是知之甚少。但是文化有时总是口口相传的,小队成员在幼时也曾听说过蒙恬制笔的故事,长大后在书法和国画学习过程中也接触过毛笔,对宣笔一直有一种敬畏和自豪的感情。

三兔宣笔厂的景色让小队成员情不自禁地举起手机拍照:蓝天白云做幕布,古朴的院门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精致的檐角、雕花的石板、灰白的砖墙……这样的场景会让人很自觉地想到江南。

再往里走就是宣笔的制作车间了。那是一排铺着红瓦的平房,和老家的房子一样,有着微微倾斜的、略宽的的房檐,让人立刻涌出一种亲切的感觉。进入屋内,只见有三四个师傅在工作,宽敞明亮的车间里安静无声。在车间内也有许多介绍宣笔的相关资料展示。小队成员问了接待人能否拍摄后就凑在一起观看师傅的制作过程了。每个人都很是好奇,略微凑近伸长了脖子,想要仔细观看,又怕打扰了师傅工作,练练呼吸都是轻轻的。

2022年7月10日,泾土非遗小分队的成员来到手艺人精品文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笔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第二批工艺美术大师——佘征军进行了采访。

佘征军老师绘声绘色地给小队成员讲述了宣笔的历史,宣笔的制作过程以及在这些年他的个人感悟,文化流传不易,而小队成员更要传承。

陶瓷——承载美味与艺术鉴赏并存

2022年7月12日,泾土非遗小分队第三站来到琴溪镇新元村,小队成员们在和琴溪政府对接后,前往陶窑村的“宣窑陶坊”和“老马陶吧”。陈列室之中的陶器有粗犷古朴的炊具、精巧的茶壶、色彩艳丽的花盆、雕花的花瓶……大小不同、形态各异、颜色不一。这些陶器都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架子上面,占领了一整面墙的领地。

在制作陶器的地方,有各个饭店酒店预定的陶碗、瓦罐、勺子、碟子等炊具。非遗传承人马中秋老先生解释说:“现在国家注重环保,陶器用的是原始的陶土,环保又卫生,所以现在很多酒店都会选择使用这种陶器。”小屋内,阳光透过迷宫般纹路的小木窗照射到沾染了泥色的桌上,照亮了老先生带着岁月痕迹的脸庞,对于他来说年龄并不是停止制陶的理由,热爱使他永远保持这对于制陶的喜爱和虔诚。

马中秋老师在访谈中提到:“政府保证原料供应,因为我们的原料都不便宜,政府对于非遗传承需要用的陶泥,给我们的优惠力度高,政府希望我们把非遗继续传承下去,政府每一年多少会给小队成员资金支持。”小队成员们坚信在政府的帮助下,人们会凭借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将非遗文化一步步传承下去,并将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宣陶文化。

小队成员们进入胡金中老师的“宣窑陶坊”,在一个四四方方的小院,屋舍和陶器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后院是他建设的古陶陈列馆——里面承载了泾县陶的历史。这是一座明清的老宅子,在修缮后被胡老师放置在泾县古陶坑收集来的古陶器碎片,成为了承载一段记忆的屋子。

在这古色古香的院子里,在这承载历史的场馆内,小队成员看着那墙上摆满的陶器,感受着非遗的力量和一代代人的坚持。非遗不仅仅是他们的事,而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事。

旅程结束 但非遗传承永远不会结束

通过对泾县宣纸、宣笔、陶瓷非遗文化的相关采访调查,泾土非遗小分队队员更加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制作工艺和传承发展方向,理解非遗技艺传承者的不易。需要有更多的人投入到非遗技艺传承之中,才能让泾县的非遗文化永焕光彩。

非遗技艺传承人在满足个人就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地位,获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可,更是将中国的非遗文化得以充实和延续。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快时代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好似一股清流,正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支持和传承。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220913/125047.html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泾土非遗小分队邹慧敏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