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汽院”拾遗弘梦“调研团:小小葫芦雕刻下大非遗传承之梦

时间:2022-09-02 22:54:02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 作者:梁瑞龙

点击:259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ganxiang/20220902/124450.html

为了深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月七日下午我跟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共赴安徽省合肥市姚瑶老师的工作室,对葫芦雕刻传承人姚瑶老师进行采访,共同学习并了解了相关知识,为葫芦雕刻传承献一份力。

在采访前,我先对姚瑶老师的葫芦雕刻进行了详细了解。主要还是对非遗项目葫芦雕刻起源和文化蕴含缺乏相关的认识,需要我提前做好对葫芦雕刻的系统查询和收集。于是,我在网络上搜集了许多关于葫芦雕刻的资料,对葫芦雕刻的发展历程,制作过程,分类和相关用途进行了初步了解,并进行了系统化的简单梳理,为第二天的实践活动做了准备。除此之为,我们小队还进行了一次简单会议,来讨论葫芦雕刻的相关内容,以此加深了解,并提出一些疑惑,准备向姚瑶老师求教。

姚瑶老师为人很是温和,并尽力满足我们的需求。在跟随葫芦雕刻传承人姚瑶老师参观葫芦雕刻技艺流程中,我能清晰感受到葫芦雕刻艺术品之精美,其作品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充分运用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熨出丰富的图案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让我和我的伙伴们十分惊叹。随后,我先是向姚瑶老师请教了先前准备的问题,姚瑶老师亦耐心且细致的向我们进行解答。听着姚瑶老师的解答,我不禁受益匪浅,对葫芦雕刻制作感到更加好奇,希望在日后能够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来学习更多非遗知识,助力非遗传承。并且在葫芦雕刻制作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葫芦雕刻制作的不易,也更加认识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性。无论是学习还是非遗传承,每一个过程都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并将其运用到具体实践过程中,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来创造最佳效益。

在结束参观后,姚瑶老师又十分热情的为我们展现了葫芦雕刻技艺过程,我发现每一步流程都对手艺人注意力的集中提出了极高要求。换做是我,我可能会很容易出现失误,而姚瑶老师则专心致志地进行着每一步制作,这不由得让我对姚瑶老师们心生敬佩。姚瑶老师面对的是步骤极其复杂的葫芦雕刻制作步骤,日复一日,在葫芦雕刻传承事业中不懈努力,而我们面对的是理论层面的知识学习,因此更应该学习姚瑶老师制葫芦雕刻时细致、坚持的品质,为将来的实践奠定知识的基础。在后面的采访中,我也了解到姚瑶老师在近年来不断尝试突破,不断探索,在合肥传统葫芦雕刻技艺上大胆创新,将原来的平面图案发展为立体图案,使得作品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极大地增强了葫芦的整体审美效果和艺术价值。我不禁为姚瑶老师那种勇于突破的精神所感动,是的,葫芦雕刻的技艺如同我们学习一般,不进则退,因此必须保持向上的态度才能在学习和生活有所突破。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了解了葫芦雕刻流程,领略葫芦雕刻魅力,看到了手工艺人精益、专注的工匠精神,老师也对我们新时代青年寄予了厚望,希望我们能做到“静以修身”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我们也相信这次经历会为我们积累经验,在未来能够更坦然的前行。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ganxiang/20220902/124450.html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梁瑞龙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