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台北人》体现出的众生相

时间:2021-10-02 15:46:59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作者:郭涛

点击:756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11002/105151.html

《台北人》体现出的众生相

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描写了14个篇章,每一个篇章都独立存在,每个主角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但他所表达的情感却又是殊归同途,也就像是他依据一个主要的思想感情作为骨架,然后添加不同的血肉让他们丰盈起来,但其实骨子里面都是同一种血脉。无论是如同一个“幽灵”般存在的伊雪艳(《永远的伊雪艳》)、享受过爱情却又痛苦别离、不断堕落的朱青(《一把青》)、在除夕夜释放情感的赖鸣升(《岁除》)、始终忘不了那个容易脸红的男人的金兆丽(《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想念着在家乡的小媳妇的王雄(《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惦记着往昔家主的顺恩嫂(《思旧赋》)、回忆起过往峥嵘岁月但故人已不再的朴公(《梁父吟》)、再次目睹被生活苦难所折磨选择自我驱逐的“总司令”(《孤恋花》)、守着自己生活,思念故土的老板娘(《花桥荣记》)、睹物思人的华夫人(《秋思》)、沉湎于过去始终不愿走出来的教主(《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人生如梦一切都已不同但始终逃不脱的钱夫人(《游园惊梦》)、当年意气风发,现在已各不相同的余嵌磊、吴柱国(《冬夜》)以及不忘自己身份坚持送葬的秦义方(《国葬》),他们或许身份、地位、思想都不相同但从他们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共同的思想感情就是漂泊、孤独与悲愁。

14个篇章中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但他们都存在有情感上的无依感、空间上的无家感、时间上的无力感。他们离开原本的故乡来到台北被冠以了一个特殊的称谓“台北人”。他们原本处于较台北更加发达的大陆,但现在却只能被禁锢在台北这一地方,他们的心始终是向往回到大陆。在这样一种情感得不到抒发,始终处在与大陆有着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地方,他们内心充斥着虚无感,而对于这样的一种情感,白先勇先生通过忆往昔、求而不得、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三个角度表达出来,描绘了一幅生气淋漓的众生相。

文章中的14个篇章中基本上都有着对于往昔的回忆,他们透过现在台北的境遇回想起在大陆自己的生活或者说是自己曾经的峥嵘岁月和已经消逝的理想抱负,表现出他们现如今的种种样貌,而这样的一种感慨上至达官贵族下至舞女家仆都不能免俗,像是处于底层阶级的老板娘看着那些容县、武宁角落头跑出来的都带着些苗子种,而对于同是桂林出来卢先生确是待以青眼,而且在她心里“我们那里,到处是青的山,绿的水,人的眼睛也看亮了,皮肤也洗得白细了。几时见过台北这种地方?今年台风,明年地震,任你是个大美人胚子,也经不起这些风雨的折磨那!”感叹着从桂林出来的人带着几分山水的灵气(《花桥荣记》)。在中层阶级有着像伊雪艳这样的人存在,她从舞女做起,嫁了个富豪家庭,哪怕是迁居异地带着自己的财产在台北建起了一栋尹公馆,这馆里面大多也就是招待一些曾今的五陵年少和新知。可哪怕是在台湾她也不愿意降低自己的气派,更不肯把尹公馆降低于上海霞飞路的排场。她维护着在上海的那种氛围,让那些如今大不如前的人仿佛回到了上海一般,抚平了心中的创伤(《永远的伊雪艳》)。对于处于上层阶级的朴公来说,当初他们三人经历了炮火的洗礼,而现如今两位友人都已病逝,曾经的峥嵘岁月仿佛也已经消逝,但他仍是固执的,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尊严,哪怕是精神不支“也好,那么你把今天的谱子记住。改日你来,我们再收拾这盘残局吧。”也不会轻易的服输(《梁父吟》)。

对于他们境遇的表达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求而不得。在文中关于想的而得不到的状况有很多的描述,像朱青,她想要的是郭轸能够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但天不如人愿,郭轸还是离开她了,在最初的那一段时间她始终离不开丧夫的悲痛中,可是当再次出现在台北时,朱青仿佛是变了个人,她不再是以前那样瘦弱,她的腰身丰盈了起来,那一双原本就水盈盈的眼睛更是显出一番风情。她似乎像是和以前告别了,但她却尤其爱吃“童子鸡”,只因为心里始终忘不了郭轸(《一把青》)。还有就是王雄,他始终是忘不了自己在湖南的小妹仔也始终不忘记自己的故乡。他看着丽儿就像是看着自己尚未过门的小妹仔,在面对丽儿长大后的疏离与冷漠,他逐渐的迷失了自己。对于家乡的眷恋让他选择在海中自尽“我们湖南乡下有赶尸的,人死在外头,要是家里有挂得紧的亲人,那些死人跑回去跑得才快呢。”可他却依然是在基隆的一个海滩被发现的,他最终并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他们都想要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但现实的重击却让他们不得不尝受到离别的苦楚,爱而不能求而不得是每一个离乡的人心中无法弥补的创伤,这也正是他们生活里最无法避免的境遇。

言有尽而意无穷则是白先勇意识流的一种表现方式,他并没有将所有的细节都展现在读者眼前,就像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从不同的观点与角度可以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人物形象。在《永远的伊雪艳》当中,伊雪艳并没有太多的言语表达,更多的是对于她形象、外貌、动作的描写,永远的伊雪艳为何永远,或许伊雪艳并不是一个具体人物的存在,她“总也不老”、“绝不因外界的迁异,影响到她的平衡”、“以悲天悯人的眼光看着”、“像一阵风一般地闪了进来”,她就像是一个幽灵,一个精怪,无需多言也总能吸引到他人。在《游园惊梦》中,钱夫人在喝了一杯又一杯的酒后,听着《皂罗袍》,脑海里一层又一层掀起的巨大海浪将钱夫人淹溺其中,一连串的意识思绪不断的扩散。每一个人物的生活都是独立的,当作者写完之后他们的生活也就不由作者来控制,他们有着自己的轨迹,文章是简短的但深层所蕴含的意味确是能够不断去探寻的。众生众景也就是在各自的变化中体现出来。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台北人》体现出的众生相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11002/105151.html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