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沟通

时间:2022-09-30 20:56:44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作者:郭薇

点击:357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suibi/20220930/125458.html

我想沟通这个主题,应该没有人会感到陌生。家庭需要沟通,恋人需要沟通,师生需要沟通,职场需要沟通......沟通的艺术在社会诞生的行进间不断发展。但其实在我们幼时,它还不叫“沟通”这么正式又官方的学术名词,它可以被理解为——牙牙学语、手舞足蹈,它是父母用来发现我们是饿了还是渴了、开心了还是生气了的工具。略微再长大一些,语言环境对我们进行了更深一步的引导,当我们可以用说话来表达我们的思想情感、内心活动时,沟通和交流的词眼才开始映入眼帘。

那么为什么沟通会有从行为到语言,从浅显到深入的变化呢?

因为人与人思想情感的传递与反馈是由易到难的。小时候我们只管吃喝拉撒,快乐的事情多,烦恼的事情少,瘪嘴哭不是饿了就是困了,因为需求少,所以沟通的方式简单也可以取得被理解的效果。但是人心的复杂是随着需求的增多而变化的,需求多了,肢体语言便不再能满足人类,甚至人类文明语言交流都不能够,心理语言、机器语言开始登上沟通的舞台。所以沟通这个词,贯穿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输出与输入都必不可少。从输出来说,语言说话是沟通必不可少的条件。当人们互相不理解的时候常常会说这么一句话:“你不说我怎么知道?”这句话不分两个人关系密切程度,关系再好,再了解彼此的人,即使能在一部分时候知其所想,但那也都依靠猜测,要触碰到一个人心中真正的快乐或悲伤的源泉,无法用语言输出是做不到的,所以“你永远无法对别人感同身受”这句话现在听来也并不是毫无道理,人应该敏于思而纳于言。从输入来说,两个人之间,对牛弹琴不叫沟通,所以倾听是沟通的前提,也许无法感同身受,但你可以听其言,观其行,知道了别人的需要与难处,先内化于心后外化于行,运用语言的艺术,换位思考,做出正确的回答。

我们都看到过很多很多因为不愿沟通,因为无法沟通,因为不会沟通而造成的悲剧,当一个人不愿与外界产生语言媒介的交流,随着语言功能的丧失,肢体功能和大脑的思考功能也会随之退化。所以老年人需要沟通,说话会让他们思考,他们的大脑才不会比身体更早一步的老去;所以孩子需要沟通,交流会让他们敞开心扉,觉得被人理解与关注,他们的内心才不会比身体更早一步的长大;所以我们要学会沟通,会沟通才不会胡乱劝解他人的苦闷,造成好心办坏事的悲哀结局......

每个人的内心,宛如彼岸与彼岸,中间滔滔不绝流过的江水,是人在社会环境下生长带来的差异与距离,两岸不会靠拢,即使合并也会存有缝隙,这条缝是人内心最后一道保护自己的安全线,最后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而沟通的作用并不是让这条线消失,是让它的存在变成一道风景。在内心架一座沟通的桥,让别人途径时,不会掉落;让自己迈步时,斩获愉悦。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suibi/20220930/125458.html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郭薇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