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校园频道

《龙新周刊》:细数过去的打磨节点

时间:2018-06-12 20:15:02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 作者:周竞

点击:839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life/20180612/26550.html

七年前,《龙新周刊》出现在西南科大的新闻系的龙新通讯社,而后的每一年,都见证了太多年轻学子的成长。

创刊初期,一切未知

2011年年末,《龙新周刊》正式创刊。主要创办人有七位,他们分别是:马振国、庄磊、祁静雯、邓沛、杜莹、何琼、占莎以及朱明桐。于当时新闻系的学子而言,这是一本偶然与必然结合的产物。马振国在《龙新周刊》第8期《愿这个舞台永远年轻》一文中写道:“偶然,在于创办《龙新周刊》的人是一群标准的理想主义者,故而在《龙新周刊》内部什么都可以少,就是不能缺少理想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而必然,在于《龙新周刊》的创办是新闻系教育计划之内的事情。”

2012年3月,《龙新周刊》确立了周刊初期的宗旨:理性、独立、自由。这六个字包含了第一批周刊成员对于周刊内容的理解与希冀。“如果用团队的实践解读创刊的‘六字真言’,那就是‘争论但不争吵,所以学得理性。团结而不苟同,所以表达自由’。”这是曾任周刊总编的宋祖礼在《我的周刊我的团》一文中对于宗旨的解释。

宗旨确立的同时,周刊版块划分也逐渐成形:热点聚焦、品味科技、人文天地、学子有言和微新闻。热点聚焦版块选取实时发生的新闻热点事件,周刊成员运用不同的视角阐述事件本身以及事件背后引发的社会意义。品味科技版块选题标准宽泛,电影IMAX技术、气压升降椅、机器人等都曾是周刊成员笔下的“主角”。人文天地版块的聚焦点则是电影、书籍、地域文化、网络新文化等充满了人文气息的事物。以上三个版块均存在于《龙新周刊》的第1期至24期。学子有言版块是周刊成员针对同一事件进行各种观点评论,或直白,或中庸,都体现了表达自由的宗旨。此版块存在于周刊的第8期至23期。

除此之外,还有短暂存在过师徒探道、镜观天下、观点拾零、一周语录、好图精选、龙山话题等版块。

其中,仅存在于前7期的师徒探道版块对于周刊初期的发展有特别的意义,这个版块的两篇文章分别由刘海明老师和06级学生郭序贡献。宋祖礼在接受《龙新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师徒探道版块的设立,一个是希望通过保持对老师以及优秀学生的联络,给周刊各位同志努力的信心,另外也是让每期刊物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高品质文章,学生作品水平难免高低起伏长短不齐的。”

第8期师徒探道版块取消之后,郭序的文章便专门放进了专栏版块,“我自己有写东西的习惯,给《龙新周刊》写专栏也可以督促自己有空就写点东西。”他的文章自《龙新周刊》创刊起发表至今,陪伴周刊走过了七年的时光,包括评论、影评和旅行随笔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初创阶段,如何解决周刊封面风格和内容排版问题,着实令一群毫无经验的大学生感到压力不小。经过周刊成员的集中讨论,确立版面以简明大气为追求,一方面服务内容,一方面也是技术上追求方便快捷。第一次印刷前,周刊成员与印刷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讨论,对具体的印刷尺寸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2012年年初,《龙新周刊》印刷第一期正式刊。

封面、排版、宗旨、版块等内容的确定使得《龙新周刊》初具规模,虽已成型,但在很多人眼里的确稚嫩。对此,现已是职业媒体人的宋祖礼这样说道:“学生刊物还是以学习实践为要务,初创阶段大家难免有眼高手低的问题,放眼看踌躇满志摩拳擦掌,但落实时却难免捉襟见肘束手束脚,这是学生作品的通病。我们在开拓版面的阶段,做过不少尝试,力求在锻炼业务能力和选题的完成度之间做到平衡。后来,周刊业务相对成熟以后,(原新闻系)老师刘海明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或者说,老师们的高要求是一以贯之的,我们在解决基本的业务问题的同时,不断在向师长们的要求看齐,尽量让自己的作品脱离学生气。”

三次试水,面临转型

转眼到了2013年的秋天,周刊成员换届,这意味着会为周刊注入新鲜的活力,也会为周刊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奇思妙想。第25期的《龙新周刊》进行第一次大改版,改动版块分设为:东方、西方、封面故事、小社会,口号也从“用心做可读的校园刊物”转变为“这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据当时总编李潇雄回忆,这种改版完全是学生自己的意识。东方、西方版块将世界一分为二,分别写东西方故事。封面故事则是热点聚焦版块内容的延续,而小社会版块的文章就少了一些明确的要求,有些选题甚至太过“自由”。

一群年轻学子希望做一本涉及面广并且选题自由的周刊,社会新闻、调查新闻、娱乐新闻以及时政新闻等都想尝试加入其中,但是这一想法又与李潇雄希望周刊走深度路线的想法有所矛盾,以学生的经验与资源很难做到既深度又全面。当时,周刊已经经历24期的打磨,但李潇雄认为这本周刊存在深度不够、版面稚气、选题无章法、文章质量偏低以及专题策划形式僵化等问题。于是,一边改口号,一边想办法解决矛盾。可是这一难题到底该如何解决?李潇雄希望可以从更有媒体经验的龙伟老师那得到答案。于是他连续几天赶了一份一两万字的策划,迫不及待地想与老师交流。

新闻系每过几周就会有一场年级的集体学习,这次学习地点在东三教学楼。学习一结束,李潇雄就和同学冲出教室,在教学楼的路灯下拦住了老师,向龙伟老师说出了自己的苦恼。龙伟老师听后便问了至今令李潇雄记忆深刻的问题:“你们首先得搞清楚一个问题,你们的选题标准是什么?”李潇雄告诉《龙新周刊》的记者:“这个问题我当时就被问住了,也被震撼了。”他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认为一本周刊就应该包罗万象,可是龙老师告诉他一本好的周刊应该聚焦并且深耕于某一领域,于是那本万字策划根本没拿出手,径直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

经过后期的交流,龙伟和李潇雄二人认为该从学生身边拥有的资源入手,对“传媒领域”进行深入了解和撰写,侧重传媒业界和新闻热点,运用封面故事栏目贯穿事件始末。于是从第28期开始,《龙新周刊》进行第二次大改版,改动版块分设为:传统媒体、新媒体、封面故事、万象。

2013年末,李潇雄等人将传媒领域的版块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写两种业态下相关的衍生事物。传统媒体版块关注社区报、图书出版、广播剧等内容,新媒体则聚焦微电影、网络剧、微信等内容。但是,当时很多学生表示不理解,对此产生了大的抵触情绪,认为这样的做法限制了视野的扩展和选题的自由。李潇雄为了平衡选题标准和安抚成员情绪,于第二次改版加入了万象版块。万象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版块,周刊成员分组四周轮一次,很多有意思的选题都可以进行创作,比如:奥斯卡晚宴、各国校服文化、丹巴美人谷选美等。

2013年伊始,周刊的版面、架构、文风进行转型,并且向《Vista看天下》杂志学习。到了第26期,富有新闻专业精神的一群学生便将《龙新周刊》的口号又改为“让新闻视野多一度”,致力于新闻深度的撰写。时任刊长李潇雄说:“基于把稿子写深这个思考,后来我们认为,深度不是刻意求之的结果,而且需要用多种视角,多种信源去呈现,有自己独立的视角和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在网上摘抄些素材来堆砌,要有自己的想法。

2014年的夏天,《龙新周刊》的第36期进行第三次大改版,改动版块分设为:封面故事、媒界、万象、话场。媒界又分为三部分:舆情事件、传媒事件以及人物,其中人物均为与传媒有关的人物。话场版块则是新闻评论,与之前的学子有言版块相差不大。自此,这四大版块成为《龙新周刊》的常规版块。这三次改版是李潇雄担任总编的三次试水,对于周刊的定位和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逐渐深入,逐渐成熟

常规版块确定之后,《龙新周刊》也逐渐走向成熟,从2015年开始,周刊成员致力于追求深度、完善细节,不断丰富《龙新周刊》的内涵。

第50、51期,《龙新周刊》增设两期特别版“前沿”,定位于深度社会调查问题。这是一次新的尝试,分别围绕“学生权益”和“农村问题”展开深度讨论。到了第53期,《龙新周刊》进行封面大改版。封面一律使用边框,以红色为主,也尝试过蓝色。总体来说,封面更加简洁、大气。这次焕然一新的改变由当时的美编宋晓璐设计完成。

《龙新周刊》于第59期和62期分别增加了荐书版块和书评版块。周刊当时在任的总编杜锦瑞对于版块的增设这样解释道:“周刊一直都有读书会传统,我感觉读了一些书之后思维就会更加灵活,懂的也更多。我觉得这是周刊一个很好的传统,希望能通过各种鼓励读书的方式把这一传统延续下去。书评是传媒界相关书籍的书评,荐书更为广泛,不设种类限制,也是为了鼓励大家不要局限于一种书籍,多看多想。”这样的想法不免与李潇雄曾说过的周刊的生存法则——“坚持阅读,坚持笔耕”有异曲同工之妙。

2016年年底,《龙新周刊》第一次将书评分离出媒界版块,与影评合成一个版块,到了第78期,《龙新周刊》编辑部采用了高尔慧的建议,将这个新生版块正式定名为“定格”,并且一直沿用至今。第80期的周刊增设“摄影故事”版块,收集光与影的故事。但据周刊第7届主编段茜所说,这个版块面临缺稿的问题,本来是一期一次,但如今调整为两期一次。

同时,第80期也是特别的一期,在刘海明老师的倡导下,它打破了以前固有的版块模式,成为《龙新周刊》第一期“创新版”。设立了专栏、人物、影评、摄影故事、杂文、一封信以及万象版块,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更为自由的创作机会,旨在新媒体时代下,探索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

这是我们第100次与你见面,面对已然过去而有永久停留的99期,面对以1打头的接下来未可知的99期,我们要做的除了拥抱还是拥抱。拥抱不可知的未来,拥抱为之付出的一届届学子,拥抱还在期待我们的你。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life/20180612/26550.html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