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校园频道

绽放在烈火之中大写的“00后”青春

时间:2020-04-12 20:53:09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 作者:文/廖静 周艾莲 • 图/杨洪杰

点击:550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news/20200412/79025.html

志愿者们参加西昌救火英雄悼念会

3月30日下午,西昌突发森林大火,火势蔓延迅速,危及西昌市区,大量浓烟飘进西昌城区,随时会危害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场火灾不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同时也让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的大一学生杨洪杰揪心了起来。

共同奋战,用真情驱散黑暗和悲伤

杨洪杰一直密切关注着火灾发展的情况,得知有19位扑火英雄牺牲,心中感到十分哀痛,甚至想立即参与一线救火,无奈自身不是专业人员无法参与此项行动。在看到招募西昌泸山志愿者消息后,他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加入志愿者的队伍,没有丝毫的犹豫,怀着赤诚之心和奉献精神,积极投身到了西昌泸山悼念会的现场进行秩序维护。

4月3日,西昌泸山救火牺牲的19位英雄的家属悼念会在西昌市殡仪馆举办。殡仪馆的气氛是肃穆的,当天悼念的人流量很大,由于疫情原因,志愿者需要检测每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杨洪杰按要求做好防护,他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拿着体温枪,为每个自发前来悼念西昌泸山救火英雄的群众测量体温、做登记。“请大家维持秩序,不要大声喧哗,自觉排队,谢谢。”长时间机械的重复同一项工作,杨洪杰没有丝毫的疲惫,服务的热情反而高涨。“我没有什么经验,更多的,是听从指挥,我也就是埋头苦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志愿事业,添一块砖,加一匹瓦。”这是他结束一天志愿者工作的感慨。

道路两侧早已站满前来悼念的民众,他们手持菊花,静默无言。追悼会现场,花圈、挽联、鲜花汇成海洋。祭礼台上方,19位勇士的遗像高高悬挂。“舍己为国,血肉铸泸山,沥胆英雄万古歌。赴汤蹈火,身躯熔古柏,忠肝勇士千秋颂。”祭礼台两侧,挽联肃穆,言说悲痛。这是英雄遗体送别和群众悼念会的现场,此时的杨洪杰正在帮助工作人员整理悼念馆外围挂满的横幅、花圈。由于自发前来送行的群众数以万计,维护秩序的人员不够,杨洪杰还要承担辅助警察维护悼念场外会秩序的工作。

(杨洪杰等志愿者为群众测量温度)

灾后“净山”,用行动保护大自然

经历了一场大火后,泸山可谓是劫后余生,曾经泸山亭亭伫立、风光宜人,如今树木焦黑,满地被焚烧过的痕迹、千疮百孔、满目苍凉。4月11日,杨洪杰参与了西昌市彩虹社工团进行“泸山净山”活动。时隔六年再次登上山顶,并没有带给他“一览众山小”的喜悦,目光所及的是大片被烧毁的森林,站在山顶看到的景象反而更加让人触目惊心。每个人手拿一个大麻袋,以山顶为中心清理垃圾。其中,一位70岁左右的老太太也是志愿团队的一员,她的所作所为让杨洪杰深刻的感受到志愿活动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大火无情,他们为保护西昌而牺牲,真的非常痛心,大家都是用生命在捍卫绿水青山。”杨洪杰说,清理泸山的过程中,漫山遍野的草木灰令他震撼,他还遇到了猴子、松鼠、蛇、野鸡等动物尸体。

QQ图片20200412201121.jpg

(志愿者们参加净山活动)

守望相助,“00后”大写的青春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鲁迅先生所言也正是杨洪杰成为志愿者所追求的。三天的志愿活动转瞬即逝,做志愿者的视角是不一样的,能看见更多,亲身体会更多平时看不到的。其中,一位不到10岁的男孩让杨洪杰成为志愿者的心更加坚定——男孩抱着他父亲的遗像,眼神静静的看向了站在路边的杨洪杰,在那短短几秒的目光交融时间,男孩的不知所措,让杨洪杰深深的感知到每个英雄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们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子,可是他们为了整个国家,为了社会献出生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论是在抗“疫”前线,还是这次西昌火灾,都能看见零零后的身影。他们一边上着网课忙碌于学业,一边心系灾区为祖国献力。“一辈子做志愿做公益的人最值得被人尊重,如果可以的话,我也会一辈子做下去,一辈子去感悟和接受感动。”这个时代属于这些新青年,也会被他们书写。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news/20200412/79025.html

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团委副主席周艾莲,传媒部廖静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