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校园频道

魏俊华:用锅碗瓢盆创声音奇迹

时间:2018-06-18 10:15:37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张佳

点击:778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viewpoint/20180618/26678.html

在狭小杂乱的工作间里,有一把“在岗”三十多年残破不堪的小椅子。这把椅子三十年多年间,不断转换着身份,在《火烧阿房宫》中,它是摇摇欲坠的阿房宫;在《谁主沉浮》中,它是摇摆的船桨;在《潜伏》中,它是孙红雷那场床戏中“吱嘎”作响的床……

这把椅子的主人正是魏俊华,我国知名拟音师,在其长达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为《霸王别姬》《甲方乙方》等多部脍炙人口的影视剧创作背景音效。以前,她在为拟音工作坚守;而现在,她在为拟音未来奔波……

缘起拟音

所谓拟音,就是用简单的道具,为影视剧作品中创造出适合剧情需要的声音形象,承包了除了人物对白和背景音乐的所有声音,如人为声音(脚步声、击打声),自然声音(风声、雨声)。拍电影时,因为现场收音常常无法达到理想的观赏效果,影视剧中的很多声音只能后期合成,所以诞生了拟音师这一群体。

她在接受《天津日报》记者肖秋生采访时说,父亲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也是她在音乐方面的启蒙老师。她从小听父亲拉二胡,常常被深深吸引,她与声音的不解之缘由此开始。魏俊华初中在广播站当播音员,大学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毕业后进入了北京电影制片厂。至于是如何进入“拟音”这一行业的,这就要从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说起。

有一次,魏俊华正准备到厂部里拿一些资料,恰好路过刚刚组建不久的拟音工作间。她看到一个工作人员拿着一把铁刷子刮动瓷碗,模仿风吹落树叶的声音,银幕上的秋叶下落的画面与铁刷子与瓷碗摩擦中发出“沙沙”的声音巧妙地连接。本来死气沉沉的画面,立即变得生机勃勃。“太不可思议了!”她被这一制作过程深深地震惊到了。

当魏俊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实习到第3个月时,郑洞天刚拍完电影《火娃》,戏里小火娃拉着一匹大马上山,需要录制马蹄奔跑的声音。由于拟音棚内人手不足,此时魏俊华按耐不住“蠢蠢欲动”的心,便对一位拟音师说“我能跟着一块儿做吗?”那位拟音师听了魏俊华的话后,以一种质疑的语气对她说:“拟音这种活儿看似简单,但没有两三年的功夫,是难以上手的,你还是先看看再说吧……”

魏俊华听出那位拟音师话语里的质疑,但还是径直走上拟音工作台,抓起一对小塑料碗,说道:“我先做一遍你看,如果实在不行的话,你删除掉这一段不就成了!”令众人惊讶的是,一对小塑料碗在魏俊华的手里“翻腾”,并与桌面有节奏地撞击着,发出了欢快清脆的马蹄声。

魏俊华从《火娃》中制作“马蹄声”初涉拟音行业;到《劫持》中首次独立担任拟音师;再到后来,成为张艺谋冯小刚等知名导演的“御用拟音师”。一个未来的国内拟音大师就这样诞生了。

不疯魔不成活

从魏俊华第一次为影片《火娃》拟音到现在成为国内知名拟音师,已经过去了四十个年头。四十年一晃而过,但这四十年的拟音故事还是要慢慢讲来。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拟音师少,女拟音师更少。当魏俊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实习期结束后,当时的主任想留下她来做拟音师,但此时的魏俊华却有了疑虑。“作为一个女生,做拟音合适吗? 能举出女拟音师的例子吗?”魏俊华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疑虑。毕竟拟音师这一行业太过小众,而且录音师的诱惑力要远大于拟音师。

主任举出了两个女拟音师的名字,魏俊华不信,当晚就骑着自行车那两个女拟音的工作的电影厂求证。在那里,她除了看到了主任提到的两个拟音师外,也碰到了在那里工作的大学同学。

“你别犯傻,拟音这个活又苦又累,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还要创作。”同学苦口婆心地劝她。但是,魏俊华受不了内心兴趣的驱动,还是选择留了下来做一个拟音师。这一做就是四十年。

在谢铁骊导演的电影《大河奔流》中,背景设置是大涝之年的首个冬天,这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剧中,十厘米左右的“冰凌”沉沉地压在柳树枝上,由张瑞芳饰演的李麦就带着大家拿小棍子把树林里面的冰溜子一个一个打下来。

在屏幕里,多得是冰溜子让李麦打,可屏幕外的魏俊华却坐立难安。魏俊华接手这个片子是在1978年夏天,但那个时候的冰块可是个稀罕物儿。巧的是,车间的录音师从国外带回来一个冰箱。当魏俊华拿着小棍敲打冰箱里取出的冰块时,她告诉自己:“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声音”。后来,魏俊华又找到了芝麻杆,但是小棍敲打上去的时候,和她想要的脆脆的感觉也还有很大距离。

经过多次筛选,魏俊华和同事们把目标聚焦在油炸后的食物上。为了方便试验,他们直接把办公地点搬到了各个小吃店门口。他们商量尝尝老北京的焦圈,色泽金黄的焦圈一从油锅里捞出来,魏俊华就迫不及待地拿着两支筷子敲了敲,“太棒了!就是这个声音。”魏俊华的在后来回忆时说道:“那种声音听上去不只是冰碎,连心都碎了。”

经常有人到魏俊华的工作室参观,工作人员常常介绍说:“我们什么都能做出来!”有一次,魏俊华和徒弟们去南昌个电视台做节目,下了飞机后发现机场的玻璃碎了,便对徒弟们说:“装点这个碎玻璃回去。”到了电视台,魏俊华就用这些碎玻璃制造出了零下四十度冰雪天的声音。南昌电视台的人问:“你们还能在南昌找到零下四十度?”魏俊华回答道:“对,这个雪就是南昌机场的碎玻璃。”

育新一代拟音人才

“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啊!”《百鸟朝凤》中,焦三爷面临唢呐技艺即将失传的呐喊声字字句句地戳着魏俊华的心,拟音行业和唢呐技艺一样面临着人才匮乏和后继无人的窘境。

四十年来,魏俊华已经带了四五十个徒弟。魏俊华为了可以向徒弟们更直接地传授拟音的技术,便安排徒弟们都住在其工作室。但是最终真正留下来的人并不多。有些人学了一半就会出去自己单干,有的人则受不了工作环境,中途放弃。在放弃的人当中,有不少人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因为他们都不敢相信影视剧中背景音效竟是在这样狭小杂乱的环境中制作出来的。

也正是因为这是一个靠传统师徒关系传承技艺的小众领域。在高校中一些专业,一个老师一年就可以教授几百个学生,而魏俊华从业四十年只带出了四五十个学生。所以是否能像其他领域一样,在相关学校的相关专业批量化培养人才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魏俊华回忆到她进入这一行业时,有两个师傅带她,但都是操着掖着,不完全教给她,因为这是个铁饭碗。

低报酬高行业流失率的现状让拟音行业的传承之路变得更加艰难。她也曾经发表文章,与行业的领头人一起探讨影视后期制作的发展现状。她认为,拟音师行业目前并不是后继无人,而是没有人去培养。曾经有同行问她:“让这么多人来学拟音,把我们饭碗都砸了,将来我们吃什么?”然而在魏俊华看来,现在“吃什么”并不是重点。想要国内电影市场后继有人,拟音行业必须后继有人,人才培养需要一个很长周期,出于私利不传授技巧,不利于拟音行业的长远发展。

在丈夫高士义的帮助下,魏俊华在2012年成功整理出了《影视拟音的实践与技巧》《拟音与录音如何做到同步》等多种教案教材,并在京城附近的各大传媒学校进行宣传。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北京黄庄职业高中学校接受了他们培训拟音人才的方案,并于当年秋季正式开始上课拟音课程。

魏俊华在回忆写《影视拟音的实践与技巧》时说:“在当时,拟音是没有多少理论可讲的。只有在录音体系中讲的几个抽象的原则,很空泛。如何上升到理论?没人搞过,是块处女地。因为我既有录音基础也有很久积累的拟音经验,所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师傅曾经跟我说:‘将来你会是拟音界最牛的人。’我问:‘为什么?’他说:‘你对问题的探索,总是带有理论色彩,从理论的高度认识问题。’这种鼓励给我自信,于是我写出了《影视拟音的实践与技巧》这本书,而且作为大学教材使用。但是这部书写得很快,三个月就完成了。因为东西都装在脑海里,找到个豁口啊,它们就奔流而出了……”

做了半辈子影视剧幕后工作的魏俊华,正在着手做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影片——《幸福等你在老地方》。该影片主要讲述她与父亲的故事,既满足当下的工作生活,也怀恋自己与父亲共同渡过的简单而幸福时光。她希望这部影片能够传达给观众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要善于发现自己已经拥有的幸福,职业和生活都是如此。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viewpoint/20180618/26678.html

西南科技大学张佳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