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校园频道

以信息和逻辑取胜——《时评十讲》读书笔记

时间:2019-06-05 23:33:35 来源:西南大学 作者:胡玲

点击:477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viewpoint/20190605/58578.html

读《时评十讲》就像听曹林老师当面讲解一样,语言朴实但让人能收获其中的要领,作为一个资深的评论员,并没有以高于读者的姿态进行讲授,而是在传授经验,并且也指出自己的不足、自己的瓶颈。

这本书读第一遍的时候很轻松愉快,因为曹林老师在讲方法时一般会举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例子,讲他根据某个思路写出的某篇文章。我认为,理论与案例结合,是最好的讲授方法。如果根据书中出现的文章标题进行“追根溯源”,找到原文,还会有更多收获,因为曹林老师的评论短小精干,但读后会获得新知。

除了要读第一遍,了解整本书总体讲了什么,还要读第二遍,一本好书不读第二遍实在可惜。第一遍是一页一页地挨着读下去,读完后过一段时间自然有的地方会忘记,第二遍就是在实际写评论的过程中,根据需要翻看此书,更具有针对性,温故而知新,加深印象,并且用于写作中。

这本书总的来说就三个部分:信息、逻辑、忠告。忠告指的是曹林老师在本书前面对读者的建议,比如多读书、多写作、多看新闻,以及在本书末尾对当今新闻评论教育的批判。

我要说的是书中的信息和逻辑,即先要掌握大量的信息,然后是用逻辑和方法组织信息。

一、评论的要点之一:信息

曹林老师说,评论文章的高低,关键在于你掌握的信息量。有“人脉”,有“内线”能让你掌握更多的信息。

与政界有密切联系的新闻人物首先想到的是李普曼,曹林老师说,我们要以美国评论家为师,像李普曼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自己的政治人脉,要努力做到与官员密切联系。但是,这一观点是不全面的。虽然李普曼广泛的政治人脉给了他很多便利和好处,让他知道的比读者多,进而逐渐成为舆论领袖,但是“他与西奥多·罗斯福过于密切,他被伍德罗·威尔逊弄得恼怒万分,他曾一度拜倒在约翰·肯尼迪麾下,其后又被林登·约翰逊欺诈手段的魅力,直至越南战争把约翰逊的魅力击得粉碎”【1】。所以李普曼说,如果一个新闻记者与一位政治家过于密切,就会丧失客观立场。他对年轻同事的忠告就是避免“过从甚密”的危险性。

所以,我们真正要向李普曼学习的不仅是他与政治人物密切联系,更应该是他一边与权力接触,一边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权力进行分析,将参与其事与超然物外进行结合。

我们目前能获得信息的途径除了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之外,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曹林老师也告诉我们要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事情写起,把自己的经历作为评论的附加值。

(一)将“评论的附加值”理论用于实际写作一

根据新闻由头“一头抹香鲸在意大利撒丁岛附近海滩死亡,环保人员在这头抹香鲸的胃里发现重达22公斤的塑料垃圾”,我写了一篇评论《不要让下一个满腹塑料的是我们》。

因为这样的新闻已经不是第一次,2018年,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南方向一处海域,在一头死去的抹香鲸身体内发现了六公斤重的塑料垃圾;同年,在泰国南部沿海地区,在对一头死去的鲸的尸体进行解剖后,医疗人员在其胃部发现了80个塑料袋,总重量达到8公斤。但是22公斤还是第一次被报道。

我在评论中分享了我身边的故事。比如说,“作为一位在校大学生,我深切感受到早餐塑料袋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塑料用品。每天上午的垃圾桶才会装满了早餐塑料袋,塑料吸管。早上,如果你在食堂到教学楼的这段路上逆向而行,你会看到,想你走来的是一张张匆忙的面孔,以及手上的早餐塑料袋。”这是我一次早上上课的途中看到的,坐在校车的最后一排,看到的是大学生边走边吃用塑料袋打包的早餐,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塑料袋。

虽然我能猜想其中的原因,但是我还是去问了几位同学关于使用早餐塑料袋的原因,他们说,时间不够,要上课了,如果时间够的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在食堂用餐盘吃的。从多数同学中透露的信息是:便宜,食堂里一个塑料袋只需要一毛钱,更重要的是,塑料袋方便得让人无法拒绝。“不然没有东西来装早餐”,结论就是,塑料袋已经成了一种生活必需品。

所以我身边的现象是,教学楼旁边的垃圾桶里是我们早上这场短暂的战役后产生的“丰硕的战果”,清洁阿姨们换新的塑料垃圾袋,继续塑料袋装塑料垃圾的一天。

(二)将“评论的附加值”理论用于实际写作二

前一段时间,网上开始了关于996的讨论,说996怎么的不好,怎么剥削人自由支配的时间。既然人人平等,每个人都需要充足的休息时间,每个人都需要全面发展,那么,不管什么职业,都需要周六和周日的休息时间,为何社会中关于996充满了不满,却将农民工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视为正常。

社会中有很多人连996这样的工作都没有,我根据自己身边在工作的人的现状,写了评论《996对他们来说只是奢望》。

我的生活中,很少有人的工作是996的,只有一个是工程师,月薪一万多。他们才是讨论996制度好与坏的人,但是我身边上一辈的人,甚至是我这一辈的哥哥姐姐,也依然是一年几乎没有假期。

我在文中重点写了农民工,他们除了没有休息时间,便宜的安全帽还一碰就碎因此工作安全也得不到保证,认真工作,勤勤恳恳,工资却没有保障。但是,这些又引起了社会多大的讨论。通过这些,主要想突出其中的差别,社会中普遍不满的996的工作时间却是很多人的奢望。

(三)将“评论的附加值”理论用于实际写作三

关于自己身边的事情,我还写了一篇评论《那些刻板印象》。写这篇评论主要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经历。一个周四上午在操场上上体育课,有一辆白色的小车撞在了篮球架上,车的引擎盖被撞坏了。对于这惊险的一幕,当时目击者包括我自己心中在想:车里坐的肯定是一个新手女司机。但是,随后,司机下车了,出来的是一位中年男士。大家的反应表明了心中的疑惑:不可思议,男士开车怎么可能这样。

还有一次,课后作业是关于留学生,在采访外国人的过程中,问他们对中国人的评价和中国文化的评价,他们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因为我接触的中国人不能代表全部中国人,我知道的文化仅仅是某一个地方的文化,不能用一个地区的文化来总结一个国家的文化。但是,我们却经常会认为法国人都是浪漫的,德国人都是理性的。细想,一个多家人口众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怎么能用一个词语就能将他们概括呢。

这些现象之下,我分析了刻板印象的原因,主要有这些刻板印象是表面的,浅层的,它们是我们不用思考即可获得的表象;这些刻板印象也有它的用途,能满足社交的需要,它们满足了我们碎片化和快速阅读以获取信息的需求,所以对一群人或一类事情的简单归纳正好满足了这一点;有的人过于感性,缺乏一些理性的思维,比如辩证的思想;刻板印象的产生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一个人产生不了一种刻板印象,这种偏见是多数人都认可且默认的观点。

二、评论的要点之二:逻辑

本书的另一部分就是讲授评论的逻辑,其中印象很深的就是曹林老师说,要跳出思维局限,无话可说也是一种角度。就像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的“残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根据这种思维,我写了评论《对于塑料垃圾,我已无话可说》(但是,虽然“无话可说”,为此该做的努力依然是必要的)。

写这个评论主要是看到一则新闻“菲律宾海岸幼鲸搁浅死亡,体内惊现40公斤塑料垃圾”,数字越来越令人震惊,但是我们的行为却远远滞后。

我在评论中主要写了“无话可说”的原因:我们的淡漠,不管怎么宣传,我们生活中仍然在大量地消费塑料制品;有需求,就永远有厂家在生产,大多数厂家在利润和环保之间还是会选择前者;在限制生产和使用塑料制品的法律制定方面,我们的进度缓慢,限制使用也只能减缓增长,但是任由发展,情况只会加速变坏;高学位人才增多,但是塑料替代品的研发却很少,国外的相关发明却因为众多原因没有用于市场。

在逻辑思维方面,曹林老师在书中讲到“反躬的是非”,我的理解是:用旁人的眼光看问题,只能看到表象,虽然视角更丰富,但是想要了解事件的本质,号需要以当事人的视角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找到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

总结

面对时事我们总会有表达的欲望,这是评论的初衷,此外,还需要运用所学所知的信息,并将它们有逻辑地呈现出来,这才是评论。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viewpoint/20190605/58578.html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胡玲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