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扎染,美丽而寂寞的文化传承

时间:2019-11-29 22:20:31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作者:王梦姣

点击:445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91129/76877.html

扎染,美丽而寂寞的文化传承

中国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王梦姣)扎染,如诗,高雅,在美感的触摸中,好像摸着久远的故事、失落的年华,好像从嘈杂喧嚣的繁华中一下子回到最初的宁静。

去贵州调研之前,就听闻扎染技术,经过了解才知道,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目的是对织物扎结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扎结部分均匀受染。从而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织物被扎的愈紧、愈牢、防染效果愈好。它既可以染成带有规则纹样的普通扎染织物;又可以染出表现具象图案的复杂构图及多种绚丽色彩的精美工艺品,稚拙古朴,新颖别致。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所构成的宁静平和世界,即用青白二色的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且青白二色的结合往往给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而平和与宽容更体现在扎染的天空中。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来自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尤其是板蓝根。以前用来染布的板蓝根都是山上野生的,属多年生草本,开粉色小花,后来用量大了,染布的人家就在山上自己种植,好的可长到半人高,每年三四月间收割下来,先将之泡出水,注到木制的大染缸里,掺一些石灰或工业碱,就可以用来染布。扎染的制作方法别具一格,旧籍生动地描述了古人制作扎染的工艺过程:“‘撷'撮采线结之,而后染色。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

在此次贵州调研的过程中,我和团队成员也有幸对尧古村的扎染技术进行了参观。一进村,村口的一圈小铺子便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力。小铺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很多产品,有帽子、包包、衣服等。乍一看,像是牛仔制的各种产品,凑近询问才知道,原来那些就是当地通过扎染技术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看着工艺品上面各式各样的花纹,我和队员们顿生敬意。

后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还来到村民家,对扎染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进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目前会扎染技术的人大多是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家里摆放产品最多的那位老爷爷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她们不愿意学扎染。像做一个桌布,从前到后可能需要花费半个月的时间,最后也只能卖三百块钱,年轻人不可能靠这个生活。再加上,在扎花的过程中,纯手工的连续几天的扎线,村民们的手上都磨起了老茧。所以这个“苦活”就只有在家不能出门的老人才会继续做。

听到这里,队员们都在为此叹息。扎染的工艺品是那么的美丽,美到可以让每一位经过小铺的游客驻足。但是,只有深入了解才知道,在美丽的背后它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传承危机。

扎染过程中,每一针落下,都将光阴凝固在布匹上,每一针捻起来,都带起手指的温度,却又安安静静,获得灵魂的适意。扎染,一门美丽而寂寞的手艺。今天还有多少人有这样的耐心去潜心修炼呢?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91129/76877.html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18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王梦姣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