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三下乡”:道不完的故事,写不尽的触动

时间:2018-08-23 00:01:06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 作者:文/黄依萍 • 图/郑路发

点击:408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ganxiang/20180823/48284.html

离别之际,孩子向志愿者挥手比心

离别之际,孩子向志愿者挥手比心

7月中旬,岭南师范学院“筑梦”社会实践队下乡来到东海岛民安镇新安小学开展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作为新闻组的一员,在这十天里,我没有给孩子们上过一节课。与孩子相处更多是一个跟进报道的过程,但一路走来总有那些道不完的故事,写不尽的触动。

(一)

和往常一样到教室那边跟进,今天看到树荫下志愿者正在安慰一个小男孩,原来孩子之间又吵架打闹。

就像我们少年时代,吵架打闹也是家常便饭。但在孩子世界里,更多时候他们之间没有隔夜仇,或许明天相见一笑便泯恩仇,这也是他们之间最纯粹的地方。今天志愿者的安慰可能会给这个闷闷不乐的小男孩驱走心中的阴霾。可留守农村的孩子,当他们遇到心事找谁倾诉?回家跟爸妈讲?那些在外打工的父母,谁可以聆听呢?退一步讲,他们或许不会理解孩子的心思,甚至有时还会给孩子当头一声呵斥。而孩子也只能选择把心事默默隐藏在心底。

像今天这样志愿者与孩子相处的片段还有很多。

是孩子雨天冒雨跑过来上课,衣服湿透时,志愿者用电吹风帮他吹干衣服的场景;是那趴在志愿者背上赖着不下来的“小奶狗”;是孩子同志愿者称兄道弟那一刻开始,是孩子第一口零食想到是与志愿者分享……

一次支教,它不仅仅是给孩子带来知识,更多是能给孩子一份关心和守护。同样,当你投以真情呵护,孩子也会以真心回报。

(二)

“平时体育老师怎样上课呢?”

“老师,我们全校就只有两个体育老师。

“平时体育课我们都是自由玩。”

“那有没有上音乐课美术课?”

“有,不过都是班主任或数学老师代替上课。”

“……”

今天课后问到孩子的时候,简单的一问一答却触动了我。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本应是同龄的孩子,他们享受的娱乐资源,教育资源….却远比不及城市里的孩子。在支教老师没到来之前,他们接受的也只是课本知识,或许没上过武术课,足球课,手工课……对支教老师来说,或许那是一次平常的上课,而对孩子们而言,那可能是他们很重要的一课,他们需要这样的帮助。

有时走进他们的第二课堂,发现孩子在手工课,科学实验课,绘画课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埋头专注的样子可爱极了。仿佛手中的一个手工品,一张绘画纸…..便是他们整个世界。

课间男孩子弹珠球,扔沙包,女孩子跳皮绳……他们不像城市里孩子拥有丰富的娱乐资源,这是他们课间最简单的娱乐方式。看着你们活力四射的样子,也真希望快乐的笑容能一直绽放在你们脸上。

450541956333280179.jpg

孩子认真折纸的样子

(三)

今天课后指导一个小孩填写调查问卷。当他填到“想和父母住在一起时吗?”孩子一个打勾“不想”让我困惑不已。

“我不想和爸爸住一起。”

“我没有爸爸。”

“爸爸很少回家,每次回来就打妈妈。”

“……”

在他淡淡的笑容中看到了对生活的无奈,在他轻声细语回答中听到了对未来的恐惧,这个年龄,爱对他是多么遥不可及……

期间,从支教志愿者了解到,其实像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不止他一个。那个即使到晚上宁愿待在学校也不想回家的小女孩,拿着纸条追问志愿者得不到答案时暗伤的眼神让人心疼。纸上那耀眼的“离婚”字眼深深刺痛着志愿者的内心…..

或许是当初父母潦草的婚姻,或许是父母之间无法调解的矛盾…..家庭的支离破碎让他对家产生排斥的心理,不幸却总让本应无忧无虑的孩子过早承担。

孩子,只要你愿意讲,委屈也罢,伤心也罢,明亮也罢……我们都愿意为你把心腾空,静静听你细说,用双手捧起你小心翼翼揣在心里的故事。我们想走进你的故事,不想让你一个人孤单,与你一同承担风雨时分,好吗?

(四)

农村是他们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们成长中一层无形的天花板,挡住了他们向外面天空展望的视线,也挡住了他们本应拥有的阳光和雨露。成长中内心敏感而脆弱的他们多的是一份拘谨和自卑,多的是一份无知和不安。

跟进过程,发现孩子第一次上台自我介绍时,紧张得在志愿者一句句小声提醒下说出来;诗歌朗诵时,孩子面对志愿者朗读时紧张得小手不时搓着裤腿的边沿线,全程不敢跟志愿者眼神交流;绘画课上,孩子画完之后总会小心翼翼问志愿者:“老师,你会不会觉得很丑?”……..

有时课堂上的他们很吵,有时候童言无忌,一句话伤了志愿者的内心;有时候忍不住随口一句脏话。但这也并不能怪得了他们。留守农村的孩子,大部分父母出外打工,家里也只有老一辈帮忙照看,可以说是一种“放养”的看管。或许爸妈在家,可是他们文化程度本不高,又怎会懂得更好教导孩子呢?

安全教育课当志愿者问到孩子日常割伤,触电自救的方法时,很多时候,他们有的摇头,有的说直接打“110”;没带雨伞的他们还在雨天跑; 在栏杆上爬下跳的他们……..

一些连爱惜自己身体,自我保护最基本最简单的常识他们都不知道,更别说学习,教育等方面的无知。

他们的心理谁能关注?课后学业又有谁辅导?假期谁人陪伴?……..一串的问题总是不停拷打着我们,也让我们意识到一次下乡支教应当肩负的责任。

初次见面的他们(7).jpg

孩子第一次上讲台自我介绍

(五)

随着分别的时间越来越接近,孩子们的情绪似乎越来越低沉。有时课后来到孩子身旁,孩子总频繁问我,“老师,你们还会来看我们吗?”看着他们殷切的小眼神,深知一个承诺在他们脆弱的心灵便容易生根发芽。如果没有答应,最怕是和孩子们失望的眼神相遇。正当犹豫,想怎样更好回复孩子,孩子声音渐渐哽咽,“上年来这里支教的大学生也说会过来看我们,但还是没有空过来。老师,下一年我不要再参加……”眼圈渐渐通红的她让人看起来觉得很心疼。

孩子,你的难受和不舍我感同身受。曾经那个夏日,我也遇到了一群支教的大学生,短暂一个星期的陪伴,却用多天的时间才慢慢淡化我对他们的不舍。

支教十天的陪伴很短,却总会给孩子们留下十分美好的回忆。或许多年之后,曾经志愿者上课讲的知识在孩子的记忆中已经依稀。而曾经的陪伴,或许是林荫下和你玩老鹰捉小鸡,或许是教室外和你一起萝卜蹲,或许是那个夏日和你一起追逐……那些和你在一起的点滴记忆,尽管时光会流逝,但总会某一瞬间在内心泛起那丝温暖的涟漪。

一次支教之旅就是那么奇妙,从最初的陌生,两颗心的靠近,一路和你相遇相识相知。

玩跷跷板 2.jpg

夏日里志愿者和孩子玩跷跷板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ganxiang/20180823/48284.html

黄依萍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