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三下乡感悟:承担时代使命,弘扬民族精神

时间:2022-07-27 21:14:33 来源:河南城建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文/曾姣 • 图/邹卫林

点击:265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news/20220727/117162.html

图为实践队员向革命先烈夏明翰浮雕敬礼。通讯员 邹卫林 供图。

2022年是是十四五规划推进的关键一年,是二十大召开之年,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一年,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河南城建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溯源百年团史,凝聚青春力量”社会实践团于6月6日前往衡阳市衡阳县夏明翰故居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我很荣幸能够通过青年三下乡暑期活动的机会来参观夏明翰故居。我从中不仅学到了队友之间需要相互合作,还更加鲜明学习了革命先驱的革命精神。对于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不是很明白团队的作用,有点我行我素,但当我意识到一根筷子没有一把筷子结实的道理后,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状态,我和我的队友们开始磨合,各取所长,补所短,每个人都在为整个团队的向前发展努力、进步。

我们按照前一天晚上安排好的汇合时间,于第二天早上9点半乘车来到了衡阳县洪市镇夏明翰故居。故居前,现代化的农机正在犁田,一片繁忙景象,犁好的土地,正在等待哺育秧苗,万物充满生机。古朴的故居,就像一位老人,欣慰的注视着眼前的美好。穿过田地,绕过池塘,抚摸着垂在肩头的柳絮,我们走进了故居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幅夏明翰浮雕,上面还雕刻着“铁一般的信仰”和他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我仿佛又看见百年前那个英勇奋斗,不畏牺牲的青年英雄夏明翰。

然后我们走进了夏明翰烈士生平事迹第一展厅,我们分工合作,边看展览图片及事迹介绍,同时也进行一些摄影素材采集。从夏明翰烈士生平事迹第一展厅里看到这些展览图片和事迹介绍我了解到夏家在当时是官僚、是地主,夏明翰的祖父和父亲都在清朝做官,家庭非常富裕。他接受新思想的影响,与同学奋起响应号召,发动罢课,推动罢市,声援“五四”运动。可他的祖父却不同意强行把夏明翰关在屋里,限制他的行动,叫他闭门思过。夏明翰就此下决心与祖父决裂,毅然离家出走,从此与封建家庭彻底决裂,投身火热的革命生涯。可以说夏明翰参加革命从来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信仰。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对广大群众说过“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新中国的点点滴滴从来不是一个人造出来的,靠的是百年间一代又一代时代青年用信仰化作的力量,艰苦奋斗而赢得的尊严。因为我们深知“尊严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去争取的”。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人民用实力,用行动撕碎外国造的种种谣言,如今虎入深山,龙出浅滩,山河无恙,吾辈自强。

我们参观了第一展厅后,紧接着来到了第二展厅。第二展厅比第一展厅多了几个展柜。展柜里那一本本不同版本在各个时期流传的革命先驱夏明翰画本,让我仿佛看到了不同时期的人们在学习明翰精神的画面。随着步伐的迈进,我看着第二展厅的图片和展品。当看到他被通讯员出卖而被捕受尽折磨仍不屈服的事迹陈述后,我心里既是充满了对夏明翰烈士的心疼和敬佩之情,又是对当时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厌恶和唾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国之英雄,必当铭记。

参观完夏明翰烈士生平事迹展后,给了我深刻的震撼和教育。最后我又回到巨幅夏明翰浮雕处,庄严的向革命先驱夏明翰敬礼。夏明翰等老一辈革命先之所以不怕牺牲、不怕砍头,正是因为他的一个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那就是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相对于这些革命先辈来说,我们都是后来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革命先烈这种生命践行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的精神好好继承。二十一新世纪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没有革命烈士前仆后继,哪来今天幸福生活?在当今万木争春、百舸争流的美好年华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人民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因此,我们通过参观学习,一是要向夏明翰学习,学习他不怕牺牲、信念坚定的精神,并将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二是铭记历史、铭记英雄,以史为鉴,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三是要发扬勇于奉献、自我革新的精神,要坚持不懈,不断磨炼和提高自己坚定的信念,树立为大众奉献的理念和具有英勇无畏的精神。(通讯员曾姣)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news/20220727/117162.html

河南城建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党延红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