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清华大学“种梦湄潭”实践支队参观学习浙大“求是”精神

时间:2023-09-06 10:22:46 来源:清华大学未央书院“种梦湄潭”实践支队 作者:仇子睿

点击:587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news/20230906/144279.html

清华大学“种梦湄潭”实践支队参观学习浙大“求是”精神

为深入了解地方文化,7月16日,清华大学未央书院“种梦湄潭”实践支队来到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在当地参观了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在本次参观中,支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浙江大学西迁来到湄潭的坎坷过程、浙大在湄潭办学的历史与成就,以及浙大师生与湄潭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wps_doc_0.jpg

图为“种梦湄潭”实践支队在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参观

上午十时许,支队全员来到位于湄潭文庙内的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陈列馆位于湄潭城东回龙山下,是全国仅有的以西迁办学内容为主题的专题陈列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支队成员们走过“漫漫西迁路”、“遵湄办学史”、“竺公风德颂”、“求是群芳谱”、“今日求实园”、“湄杭情谊深”六个展厅,了解到浙江大学艰难曲折的西迁历史。

wps_doc_1.jpg

图为“种梦湄潭”实践支队在陈列馆门前合影

1937年8月,国立浙江大学师生在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理想,踏上漫漫西迁路程,历时两年多,穿越江南六省,行程2600公里,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坚持办学七年,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浙大西迁的路程是曲折的,先后换了建德、泰和、宜山、遵义四处校址,最后将理科学院安排在湄潭,文科学院安排在遵义,大一新生被安排在永兴。浙大西迁遵义湄潭办学,在生活极其艰苦的岁月里,在“求是精神”的倡导下,浙江大学汇聚和保护了一大批如苏步青、王淦昌、贝时璋、胡刚复、蔡邦华、王国松、王琎等一代知识分子精英,培养了一大批如李政道、程开甲、叶笃正等新一批蜚声中外的科学巨子。他们胸怀报国之志,陋室栖身,俭餐淡食果腹,创造了累累教学科研成果,为新中国成立后科学事业发展储备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使浙大崛起成为全国著名高等学府。

浙大师生在湄潭坚持学习、艰苦奋斗的经历,向我们诠释了“求是”精神的深刻内涵:排万难,冒百死,求真知,既是一种科研精神,更是一种革命精神。而如今,即使浙大已经搬离湄潭七十余年,浙大的“求是”精神仍然在湄潭的血脉里流淌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湄潭人。支队成员也希望能够通过实践,为湄潭做出实事、贡献力量,将这份薪火微光传递下去,让教育的火种在湄潭长燃不熄。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news/20230906/144279.html

清华大学未央书院“种梦湄潭”实践支队(仇子睿)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