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孝文斯宅,有秩斯祜

时间:2023-10-26 09:38:14 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梦希望”实践服务团

点击:776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riji/20231026/144910.html

茂密的树在微风的吹拂下,簇拥着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这里边有多少是乡村特色,又有多少是需要改造的,这是摆在乡村振兴前的一个现实,这个乡村它需要的是血液,是新的生命。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了解与宣传传统刺绣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体——机器刺绣,为助力乡村振兴,为了给村民办实事,杭电信工“梦希望”社会实践团下乡走进村民。

7月3日上午,梦希望社会实践服务团带着负责人嘱咐的任务奔赴诸暨斯宅,进行实地考察。在这个热情似火的七月,我们踏浪花伴骄阳而来,开启这段实践活动。下午我们全体成员来到斯宅村党群服务中心拜访村书记,年轻的村书记对我们下乡来的大学生认真讲解村内的真实情况,在他的讲述中,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农村问题,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每一步变化,坚定了我们为振兴乡村砥砺前行的目标。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人,离不开青年人,留住村里人,引进新血液,只有让血液流动起来,肉体才会有生命。

在村书记的带领下,我们走入斯民小学,摇曳的树叶沙沙作响,走廊上有孩子们的字画,稚嫩却有力的笔画写着“春眠不觉晓”,彩色的绘图则是“小桥流水人家”。斯民小学,收纳整个村子里的孩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历史馆、名人馆里,无不讲述着这个村子的文化底蕴。木桌子、木走廊在我们的眼里是历史的传承。梦希望社会实践服务团也在这里留下了来过的痕迹。在这里步过小桥溪水,穿梭菜地,经过村里的爱心食堂,在斯宅邮局停留片刻,参观了华国公别墅,为国培育人才“而总谓之别墅,事死如生义也”。安静的午后蝉鸣更清脆。

图片1.jpg

7月4日,实践团来到斯氏传世五十代的宗室建筑——千柱屋,这个“晴不见日,雨不湿鞋”的聚族而居的大型四合院。正大门青石门额上镌有“于斯为盛”四个九叠篆大字。在深山坞底里有面积2145平方米的活动场所,很为少见,但这就是斯宅村不少村民的生活之地,是千柱屋的居民在劳作之余,饭前茶后,相聚唠叨家常之处。在这里我们听居民讲着过去的故事,每一个门框,每一处雕刻都是历史风雨的语言。

从千柱屋后门出来,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石阶蜿蜒而上,尽头就是藏于山腰的笔峰书院。院前院后高大的百年树木,丛生的各种花,正如《光绪诸暨县志-坊宅志》载:“笔峰书屋,在松啸湾之麓。襟山带水,曲折幽邃,门前曲池,红莲盈亩,夹路皆植红白杜鹃,月季玫瑰,桃杏梅柳,灿烂如锦,山上杂种松竹。”

在斯宅村,是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是发展与传承的共同经营,是老一辈的坚守与年轻一代的改变。梦希望社会实践服务团,帮助宣传着斯宅这个现时代的世外桃源。

图片2.jpg

7月5号上午,杭电信工梦希望实践服务团结束了在斯宅为期两天的实地走访。下午,我们回到了诸暨的微校网络科技进行刺绣设计的学习,在指导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我们深入了解了如何设计刺绣,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要结合斯宅之行设计出属于我们的刺绣。大家对于这个活动都充满了期待,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

图片3.jpg

7月6号上午,大家开始设计刺绣方案。每一个成员都分享了自己在斯宅实地走访所获的素材。宏伟的建筑,精美的花纹,大家再次被斯宅的魅力所折服。大家积极踊跃,集思广益,每一个人都制作出方案提供给指导老师。下午,指导老师先为我们展示绣花技术,其便捷和精美,令我们赞叹不已。指导老师看过我们方案之后,耐心给我们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和所需要改动的地方,让我们受益匪浅。

图片4.jpg

7月7日上午,我们早早到了微校网络科技,集思广益,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经过指导老师昨天的开导,我们针对斯宅的民风民俗、建筑特色进行构思。一张张白纸上跃动着一个个奇思妙想。我们分享着自己的创意,介绍着自己的创作灵感。下午,指导老师针对大家交上的方案进行修改,给予我们肯定,让我们信心倍增。同时指导老师也为我们分析方案的可行性,一想到自己的创意可以通过机器实现,我们就充满干劲。指导老师教我们如何用设备改动自己作品的颜色和大小,使作品更好用刺绣表达出来。

图片5.jpg

7月9日,暑期社会实践的第八天,我们依然怀着满腔热情继续我们对刺绣的学习。上午,我们早早的到达工作室,虽然指导老师不在但我们依旧有条不紊的开展相关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今天我们大多数同学的电脑都装配上了云易绣的相关软件,并且着手进行实践练习。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也是一直在不断创新自己的图案,最后也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刺绣衣服。

图片6.jpg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每个人都面对了各种问题和挑战。但在实践期间,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大家相互依赖,互相激励,共同克服了一道道难关。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每个成员都学会了更好地与人沟通和协调。我们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观点,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书会作为一个大家庭,将继续利用这次社会实践的经验和成长,为促进团队的成功和价值不断努力。我们相信,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取得更多的成功和荣耀。我们将永远铭记这段宝贵的经历,把它作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和信仰。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riji/20231026/144910.html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