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乐浅悦深——记我与交响乐赏析课程的短暂邂逅

时间:2019-08-27 19:32:01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王英

点击:2435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yuanchuang/20190827/73596.html

乐浅悦深——记我与交响乐赏析课程的短暂邂逅

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之类的宣传语或号召,我很熟悉;但反观自己,身上的艺术细胞又实为有限。抱着去寻找另一个可能的自己的目的,我在校选课时选择了交响乐赏析这门离我生活很远的课。保持着两个星期一次课程的节奏,不紧不慢,刚刚好。虽然早已经结束,但我总在犹豫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这对我有着特殊意义的课程说再见,悠悠夏日,反复纠结中,我的记忆长廊拉开了。

一、课堂印象:慢慢走近、了解

回忆起来,在课程的前段时间,我是比较紧张的。交响乐给我的初印象就是高雅,对于我这种没有音乐底子的人很难接近,生怕课程上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第一次上课在音乐学院,这也是我开学来第一次走进音乐学院,我想要是没有这次课程的机会,我可能毕业都不会有主动性自觉去体会不一样的美好。上了几次课后,我发现几位老师讲得大都是一些基本知识,并没有直接深入具体讲解如何赏析交响乐。我觉得老师很好地考虑到受众的不同,作为一种常识性知识的普及,我觉得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的同学很受益,可以在了解中先培养兴趣,避免开始就产生畏难心理。印象深刻的是湖南省歌舞剧院院长、湖南交响乐团首席指挥肖鸣老师为我们上课时的一个小细节,记得当时在至善楼上课,一些同学迟到了轻声推门而入后就近入座。这本身是一件正常的事,迟到虽然不好,但个别同学迟到倒也是常见现象,一般情况下,老师也不会说什么,而是继续讲课。但在几位同学这样后,肖老师明确指出把门锁起来,迟到的同学便不必要进来了,因为这样会打断老师的思路,也是对音乐的不尊重。我当时便肃然起敬,老师说听不懂没关系,认真听去联想自己想到的便可,但一定要对音乐本身和演奏家表现足够的尊重,还给我们讲述了自己演出中的几处小细节。与此相关的是这门课程的福利,有几次免费的现场交响乐赏析的机会,仍记得每当有这种机会时,老师总在群里格外强调礼仪,从穿着到鼓掌。理论知识学了以后可能忘记,但我想这种对基本礼仪的强调对我的影响是持久的,尊重艺术,尊重演奏家是最基本的但也是重要的。

二、课下留意:家乡的八音会

课堂的影响延续到了课下。前几日偶然看到一篇报道,才发现自己的家乡原来也有历史悠久的民俗音乐。我想正是这篇报道以及之后开启的我新的认知世界,使我对自己的交响乐赏析课程有了更多的感念。鉴于我之前对音乐的不感兴趣,对自己家乡每年举行的八音会打擂比赛总是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也或许身处环境之下,未能发现其的可贵之处。我总以为每个地方都是这样的,就算不是正月十五也会有别的时段举行这种百姓娱乐的音乐比赛,而且我并没有感受到家乡的音乐有什么过人之处,真是不知者无畏。

此次出于好奇,自己上网搜了一下,原先自己以为的方言土话“八音会”,原来其学名也如此,而且还入选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很惭愧,忽略了这么久。上党八音会形成发展于元明之际,成熟兴盛于明末清初。尤在我的家乡晋城较为普及,特别兴盛。五十年前,上党八音会曾经走出上党,进入山西的历史舞台;五十年后,上党八音会跨越时空,站在首都广场、上海的世博会,还前往南非参加了国家艺术节,受到国内外好评,这充分证明上党民间音乐经受住了时代演变的考验。

我认为上党音乐最大的特色就是容纳很多乐器,整个效果热烈奔放,现场感染力很强。八音会需要很多人参与,我认为其之前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便是扎根民间,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但如今农村空心化问题未得以解决,留守在乡村的青年人越来越少,所以八音会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三、再见,亦是开始:从交响乐到我的专业

柏拉图在构建理想国时,曾花了大量笔墨在护国者的教育方面,其中突出强调了对音乐素质的培养。他说,他的护国者不能没有音乐。政治的艺术是对美的追求,而音乐所传颂的,就是最为本原的美。

突然想到,到此时,我还未真正赏析过一篇交响乐曲目,很是惭愧。借此机会,我决意尝试一番,试图想以一种看似专业的方式去回忆我的这门课程。首选的对象便是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第四乐章,因其盛誉,我早已听过,较之其他,略为熟悉;但正因如此,下笔又有众多纠结,虽反复琢磨,仍不得其要。

第四乐章是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总结部分,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我们所熟知的《欢乐颂》就是出自这一乐章。也是这次,我才得知正是因为《欢乐颂》中首次在交响乐中引入了合唱部分,所以第九交响曲也被称作“合唱交响乐”。在听过了完整的第九交响曲之后,总得来说,这首激情热烈的交响曲带给我一种极大辉煌的和谐之美,印象深刻的是演奏过程中各个乐器的独奏与合奏,恰到好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我所理解的交响乐曲中的“各美”或个性部分是指,整个乐曲中每一个乐器和每一个章节所表现的情感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独立性的。第四乐章开篇首先由铜管组与大提琴交错演奏,铜管组特有的辉煌嘹亮的音色与大提琴不变的低沉悲怆的色彩相对应,似乎代表了和平的欢乐和战争的恐慌,两者在不断地相互拉扯。而这些生动的表现力完全依赖于各种乐器所特有的音色,正在双方争执不下之时,具有鲜明特点的男高音进入,向人们发出自由和平的呼唤,沉稳而有力,似乎给予了人们走向光明的力量;女高音嘹亮高亢时刻激人奋进。之后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之间相互配合和转换才构成了《欢乐颂》热情激烈的感情基调。交响乐队有五个器乐组,每个器乐有着自己的音色;合唱中也分多个声部,男女声的音域和音色也各有不同;但他们相互配合得当,演奏出和谐的乐章。在听第四乐章的过程中,仔细聆听,可以在合唱部分清晰地分辨出每一个声部的旋律,他们彼此独立又相互配合;器乐部分,跟随着指挥的节拍,每个乐器也都有自己的乐谱和节奏,但每个音符之间却紧密相连。带给我较强感受的就是,交响乐是一种展现和谐的艺术,每一个乐器和音符之间都蕴藏着和谐的力量。专业知识有限,无法深入体会乐曲本身的思想内涵,单从自我感受出发从外在的器乐配合和演奏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在这过程中突然联想到了目前我正在阅读的孔子相关的书目,莫名惊喜,一切看似无关的事情竟可以在偶然间给予自己某种新的想法。通过体会大合奏交响的和谐和单项乐器的特色独奏,我认为自己对于孟子以三种人格型态为背景来衬托“时圣”孔子的“笔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孔子仁学涉及范围包罗万象,跟随杜维明先生的脚步,从道学政三条线索的交互关系来探索仁学的逻辑性和方向性。其中“经权”思想在仁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经即正道,是不可一日或缺的常法,权则是经在变幻无穷的实际情况中的灵活运用。孔子不空谈抽象原则,也不执着于散殊的个别事物,他的方法是从具体分析来彰显普遍的共性。就此反映最为明显的也许是孔子对“时”的体认了,就道德一方面来解读,孔子主张突破“空言”来局限行事的格套,应以“无可无不可”的人生态度表现符合时宜的道德行为。这即是孔子礼教的本意,“礼以时为大”。孟子评价孔子为“集大成”的“圣之时者”。伯益,义不食周粟,其一尘不染的清廉是道德情操的典范,被孟子评为“圣之清者也”;柳下惠,“和圣”,以坐怀不乱闻名,其“和其光,同其尘”的作风是社会良心的至情流露,被孟子评为“圣之和者也”;伊尹,忠于职守,其念念不忘经世济民是政治责任的高度表现,被孟子评为“圣之仁者也”。伯益、柳下惠、伊尹,孟子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他认为他们虽都有圣人气象,但较之孔子的“时”仍尚有一段距离:伯益的极端洁身自好反而导致不能成事即以身殉道的悲剧;柳下惠的过分随缘容易和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如出一辙;伊尹的只能进不能退难免让人产生同流合污的猜想。

以音乐喻之,伯益,柳下惠和伊尹各自都凸显了一种乐器——丝弦、萧笛或钟鼓的特色,单以他们所在的领域来说,他们无疑展示了自己的美好,每个人的脾性得到了尽情的宣泄。但“集大成”者只有孔子一人,此处的“集大成者”不是指外在所谓客观的功业,而指在一特定时空内根据具体情况所作的最和谐、最融通的、最完美的安排。孔子才是整个乐团里有始有终、有条有理的大合奏。大合奏的交响要求协调节拍,和谐音色,让每一个乐器都能尽其所长,以达到各种音符之间纵横交错、此起彼落的共鸣。交响乐的演出要依靠全团每一位音乐家的精诚合作,一场成功的演出,要既能发挥个别的才华,又能彰显全体的智慧,以达到和谐的效果,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集大成”。因此,在孟子的评价中,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孔子所体现的既非散离的独奏亦非统一的齐奏。

要想真正理解一个时代的政治思想,首先要做得便是了解那个时代,这也是我们学习中外政治思想史上课的基本方法。而艺术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身上则必会留有那个时代独有的印记。此番学习,帮助我了解了一些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我对音乐的兴趣,或者不再是之前“听而却步”的状况了;在体会音乐的同时,更有可能对与此相关的思想有同情的理解,我认为这对我的专业学习是有益的,给我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因此,再见,亦是开始!

回忆至此,乐浅悦深,我想这是我对这门课程最大的感受。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乐浅悦深——记我与交响乐赏析课程的短暂邂逅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yuanchuang/20190827/73596.html

湖南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系政治学与行政学王英供稿

责任编辑:党延红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