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我们过年时,他们在替我们“过关”

时间:2020-02-28 21:18:11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作者:秦思佳

点击:453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zhenqing/20200228/78334.html

2020的开端是催泪的,这些眼泪里,有感同身受的绝望,有心无力的无奈、有喜极而泣的欣喜...

疫情中心武汉市,自古就是“九省通衢”,交通便利,客运量极大,加上春运回家,过年串门,人口的再次集中流动导致传染人数爆发增长,逐层扩大,防不胜防,这是冠状病毒“飞沫传染”的威力,也是病毒迅速蔓延全国的原因。

这是我回家的第四十天,没出门的第二十天,谁也没有想到疫情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每天通过新闻了解感染人数的变化、认识一个个主动奔赴一线的人员,最让我比较感叹的是:“猛然发现,90后已经成长为社会的主力军”,

疫情前去微博上搜索“90后”,屏幕里也会弹出无数个关于TA们的话题讨论:“90后存款”、“90后辞职理由”、“90后的消费观”...这些标签多多少少都透露着90后这一代还是稚气、任性、不靠谱的。

或许是90后这些集体成员都开始共享一种共同的时间意识,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病毒中的逆行者有很多就是这一代的年轻人。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一头扎进隔离病房,10个小时也顾不上喝口水的年轻护士:“有想过自己也被感染的风险吗?”记者问他。“我觉得我应该不要紧,年轻人嘛,身体强壮还好,万一的话...我的同事会救我的”,说完他又转身投入工作中...

武汉95后小护士:“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有年轻医生发信息:“魏主任,有需求叫我,我可以加班不过别告诉我妈妈,省得她担心”。

已经踏上返乡旅程的吴小艳,担心有孩子的同事上一线有负担,决定折返,“我没成家,也没照料孩子的负担,大家都在战斗,只有在战场上,我才能安心过好年”...

本是柔弱女子,但需要她们的时候,她们毫不犹豫,勇往直前,其实那些平安无事,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前行,是他们把病毒挡在了我们前面。

小时候的90后爱把名字写在校服上,觉得特别酷,但又生怕被校长看到被批评,长大后的90后把名字写在自己的“作战服”上, 却成为最美的逆行者!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护士长唐莎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话:“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疫情之后搜索“90后”三个字,弹出的是“90后女生建群为医生搭建驿站”、“90后小伙捐300万”、“90后护士剃光头赴抗肺炎一线“…

你看“曾经觉得90后都是小孩子,今天我们这些90后也都成了勇敢的“逆行者”,03年非典,全世界守护90后,20年,换90后守护这个世界。

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都是谁,但是我们知道他们是为了谁。

和死神抢人的远远不止90后,还有不畏艰难,低调前行,平时没什么人关注,在灾难面前却是民众希望的人。

钟南山院士的出现,像一颗定海神针,让我们舒了一口气,这个“过气”老人,随之病毒重回公众视野,2003年,非典肆虐,67岁的他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2020年,武汉有事,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他说的每句话,人们都信,在民众眼里,他就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权威。

《人民日报》微博也这样评价他: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

2020新年,这场突然蔓延的疫情,大家都在各种防护,避免人口扎堆。到主动请愿的医护人员也是牺牲了自己的春节,用自己的生命去和病毒战斗,他们写在请愿书上的,是“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这样说道:“中国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感谢这些可歌可泣的逆行者们,在和平年代里以你们的方式保护每一个国民。”

在社会群体里的每一个人都会受到社会附加期望的影响,但最后做出决定的,终究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这场”战役“中,医生治病救人,我们也要做医生们坚强的后盾。

特殊时期做好防护措施,别给医生们添麻烦,听从国家指挥,面对疫情做好预防,身体异常求助医疗,不让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甚至下一个“传染源”。

等春天来临,疫情随之退散,我们还是可以热热闹闹地去武汉吃一碗热干面,去武大赏一赏盛开的樱花。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zhenqing/20200228/78334.html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