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赣鄱红色艺术 传递革命火炬:江西农大思源社赴南昌市八一广场,参观江西省美术馆

时间:2021-07-09 00:38:29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思源社 作者:刘杨文

点击:541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canguan/20210709/92217.html

实践队员在八一起义纪念馆前合影

2021年7月6日,江西农业大学思源社暑期三下乡“重走豫章大地,厚植革命情怀”实践队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的革命发展历程,前往了南昌市八一广场,参观了江西省美术馆并对参馆的人员进行了随机的采访。

QQ图片20210706234208.jpg

(图为实践队员在展馆合影)

上午实践队伍集合完毕之后集体乘车前往八一广场。实践队首先决定去位于八一广场中心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纪念塔的底座正面篆刻着八一南昌起义的简介碑文,东南西三面各有一幅反映武装起义的人物浮雕。塔顶由一只直立的巨型步枪和一面八一军旗组成。远远看去塔身高大厚重,凝实庄严。八一广场中心南面有一座升旗台。升旗台的北侧由江泽民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突出了南昌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历史地位,而在升旗台的南侧与之相对称,镌刻着毛泽东,书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了井冈山道路对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在纪念塔与升旗台之间还铺设了一条由透明玻璃构成的人行道,步行道下面展示了解放军的成长史,时间从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至2003年神舟5号升天。石板刻字遒劲有力,深刻大气。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走过八一广场,穿过车水马龙,实践队员们到达了在马路另一边的江西省美术馆。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百年赣鄱耀中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江西省大型美术书法诗词创作展。以发生在江西的重大党史事件为题,用100件美术作品,100件书法作品和100首诗词,讴歌中国共产党在江西领导开展革命斗争,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在展厅内陈列着不胜枚举的精美的书法绘画作品,让实践队员们目不暇接,大饱眼福。作品内容包括工农武装暴动南昌起义,还有土地革命时期的一系列革命活动,介绍了诸多在此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事迹,如熊雄,张朝燮,王经燕,赵醒侬,胡海,钟仁桂。他们的战斗光荣事迹让实践队员们深感触动,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这段革命动荡时期的理解。星移斗换首义事,立业建功垂青史。当年起义的枪声已是战斗的硝烟已散,但是南昌城升起的八一军旗,依然高高飘扬并将永远飘扬。让青年学子大力继承和弘扬伟大的八一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努力。

刘.jpg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展览)

实践营队在参观展览时遇到一位老爷爷,他正仔细端详着一幅描绘土地革命时期的绘画作品,于是几位队员与老爷爷略作交谈后,得知老爷爷是一位老党员,更让实践队员们吃惊的是这位精神抖擞的老爷爷竟然还获得了光荣在党50年勋章。老爷爷口述到,在他19岁时就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并且他的父亲是一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知识青年,在他的父亲熏陶下,深受中国共产党的感染。这也正是如此,他才会年纪轻轻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老爷爷畅想了2050年的中国是一个物质富足,人民生活健康幸福,繁荣昌盛的中国。还告诉实践队员,希望他的孙子能够努力学习,艰苦奋斗,长大能够为国家作出贡献。的确如此,吾辈学生,于国民中尤当负重大之责任,研究精神上之学术者,宜时出其优美之文学,高尚之思潮,助我国民精神界之发展,研究物质上之学术者,宜时捋其湛深之思考,施以精巧之应用,谋我国军事工艺器械之发达,诚以精神具万能之势力,苟克持之以诚毅,将有伟大之功能事业。

刘2.jpg

(图为实践队员与参展采访老爷爷的合照)

总的来说,这次百年赣鄱耀中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江西省大型美术书法诗词创作展让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共产党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曲折的革命发展历程,但即使是前路忐忑曲折,革命先辈们仍然前赴后继,奋勇向前。在新时代的新青年们有何种理由不发奋图强,建设祖国?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canguan/20210709/92217.html

江西农业大学思源社雷颖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