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安徽学子三下乡:时回渡江战役,对话红色人物

时间:2021-08-13 23:59:51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作者:文/王玉娟 • 图/杨宇

点击:305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canguan/20210813/101164.html

图为志愿军护送解放军像 通讯员 杨宇 摄

中国大学生网安庆7月31日电(通讯员 王玉娟)2021年7月31日,为追寻红色足迹,领略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精神,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展红色精神,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赴回民村渡江战役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前往安庆市望江县回民村的渡江战役纪念馆了解了渡江战役第一枪,对话渡江志愿军。

纪念渡江战役第一枪

时间的指针回转到1949年4月21日,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打响,安徽省望江县漳湖回民村,由回民船工组成回民渡江船工突击队,护送大军渡江。解放军指战员与回民船工密切配合,并肩作战。72名船工划着72只船,每只船上载着5名解放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破浪前进。这就是打响长江中下游渡江战役的第一枪。

渡江战役胜利后,解放军二野第五兵团授予船工突击队“伊斯兰的英雄”锦旗,并为每位渡江船工颁发了《渡江船工光荣证书》。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在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漳湖镇回民村。

7月31日,实践队员们驾车来到纪念馆。据悉,渡江战役纪念馆于2010年10月开始建设,总投资300万元,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占地面积840平方米,历史资料、图片资料、飞机残骸的三个展示厅已投入使用。

在馆内,队员们鉴赏了《渡江船工光荣证》、渡江船只等渡江战役所留下的历史实物。以及回民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文史图片资料,近年来当地陆续打捞上来的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击落的一架美国飞虎队B25轰战机残骸也陈列于该馆。

实践队员们从一张张图片资料中感受到了解放军百万雄狮过大江的盛况,渡江船工与解放军战士们为解放全中国的奋勇拼搏。可谓是渡江战役战地行,灰飞烟灭面貌新;且看长龙连两岸,携手合力中华赢!

图片2.png

图为渡江突击队水手合影 通讯员杨宇 摄

对话渡江战役志愿军

据悉,当时国民党先解放军一步,来到附近村里抓了不少中年壮丁,去为他们抵挡解放军的炮火,也为了防止村民们帮助解放军渡江。但剩下的人们自愿组建了船工队伍,帮助解放军渡过长江。

实践队员采访了当年参与渡江战役现今唯一在世的志愿军董玉发。董玉发老人是当时军中年龄最小的志愿军战士,年仅16岁。从他的讲述中实践队员了解到了当时的一些详细情况。

渡江时,江上炮火连天,枪声连连。董玉发感觉不到害怕,当时只顾着开船。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志愿军战士丁宪有。他当时肠子被流弹炸出,指导员说先给他包扎,丁宪有却忍着剧痛说:“不要管我,目视前方,快靠岸里,敌人在盯着我们呢”。他把自己的腰带解下来,把肠子塞回去,绑紧,把船上的解放军安全的送到岸。董玉发说他们都是从小就在江上生活的渔民,熟悉水性,清楚暗礁暗流。渡江的晚上,不能开灯,敌人的探照灯一直在江面上探照,耳边时不时有子弹飞过,那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划船,拼命的划船,把解放军安全送到对岸。他们在护送过程中牺牲了两位船工,解放军也牺牲了数十位。百万雄师过大江,第一枪,由安徽长江中下游回民打响。有幸参与其中的他们有害怕,但更多的是自豪。说起这段岁月,董玉发老人眼中充满光彩,嘴角一直挂起笑容。

董玉发老人也体会到了现今党和国家对于他们这些“老战士”们的关心。也希望当代学生能铭记历史,心中怀有祖国,怀有党和信仰,好好学习,提升能力,为国家、为百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珍惜当下,不虚度光阴,国家的未来,要靠这年轻一代。

图片3.png

图为董玉发与他的渡江船工光荣证合影通讯员 王玉娟 摄

追寻红色革命的精神

渡江战役的影响是深远而又悠久的。正如毛主席诗篇所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文化,是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通过此次活动,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实践队队员们对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深化了爱国主义情怀。做为新一代青年,更有责任和使命珍惜和保护这一精神财富,把渡江战役所体现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人民解放军恪守信念、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光大!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canguan/20210813/101164.html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王玉娟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