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走访大师黄永平,听传承人谈釉下五彩

时间:2019-07-14 17:56:18 来源: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作者:易晓丽

点击:551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90714/61609.html

7月13日,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赴醴陵社会实践团到达醴陵市瓷艺堂有限责任公司,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黄永平进行采访。此前,黄永平被任为湘潭大学艺术学院外聘研究生导师。

奖牌照片.jpg

(奖牌照片)

黄永平,湖南醴陵人,1983年入湖南省醴陵陶瓷研究所,开始陶瓷艺术的设计与创作,师从雕塑家罗景炘先生,精通陶瓷制造技术,尤其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研究颇深。作品以清新明快、高贵典雅、装饰感强而深受各界人士好评,共获得国家级金奖7个,银奖6个,铜奖3个,省级金奖3个。其中作品《竹翠春浓》代表优秀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参加国际展览。2018年5月,入选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作品照片.jpg

(作品照片)

在与黄永平交谈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聆听了他从一名普通的农村教书先生毅然辞职加入陶瓷行业的经历,从从前的“门外汉”到现在声名远扬,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界大师级的人物,这与黄永平从小对美术的热爱紧密相关,同时,黄永平有着一颗热切想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釉下五彩瓷的心,他积极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技艺,将家乡本土的文化推广出去。黄永平曾去到台湾、澳门、上海、广州等八个城市开办展览和讲座,还曾经进入清华大学进行访学活动,为当地人民讲述釉下五彩瓷的历史和工艺发展。如今醴陵釉下五彩瓷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这与黄永平的宣传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谈到如何在更大程度上提高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知名度,促进发展,黄永平提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提高醴陵本地人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度。“我曾强烈要求醴陵教育局在中小学中加强对陶瓷文化的普及教育,但效果不是很好。”在实践团的调查过程中,同样发现了此种问题,当地人对醴陵陶瓷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听说过”、“买过”这一层面,对于釉下五彩瓷乃至整个醴陵陶瓷的工艺生产、选材用料方面认知度极低。黄永平也指出,这需要教育部门等多个机关单位积极组织各项宣讲活动。

二是传统和创新存在一定的矛盾。“创新是好的,是适应时代发展所必须做出的改变,但创新一定是基于对优秀传统技艺的尊重和保留。”黄永平提到,为了适应工业化生产,原本传统的釉下五彩瓷生产技艺和流程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由于很多人对烧制工艺的不了解,以及本身对成品的鉴别有较大的难度,一些改进过的工艺很容易被当做是最传统的文化遗产在民间流传,而那些最原始传统的制作方法却被忽略,成为“不地道”的东西了。

三是醴陵陶瓷产业需要具备“大陶瓷概念”,不能将其他陶瓷行业单位拒之门外,要具备一颗兼容的心,积极吸收外来的优秀的发展模式,而不仅仅是把对方当做“竞争者”来看待。

合照.jpg

(合照)

实践团也向黄永平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外界很容易将醴陵与景德镇进行对比,但实际上景德镇却比醴陵名气要大很多,这是什么原因所致?”黄永平也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景德镇是一个面向全国的大市场,而醴陵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封闭的,这还需要更多的人关注到醴陵陶瓷,为醴陵陶瓷的推广及发展出谋划策。同时,景德镇分工明确、上下游生产链紧密联系的生产模式对于醴陵陶瓷做大、做精也是具有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90714/61609.html

责任编辑:党延红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