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青岛农大传媒学子走进淄博:听闻聊斋俚曲,领略非遗魅力

时间:2019-08-18 21:14:05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 作者:文/孙欣然 • 图/王宁 石一凡

点击:360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90818/72508.html

实践队员和聊斋俚曲剧团副团长李继瑞合影留念

中国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孙欣然)为积极响应国家保护“非遗”与建设精神文明社会的号召,7月17日,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崇弘非遗 瑞泽淄博”赴淄博实践服务团十余人共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进行了实践的第二次活动——探访聊斋俚曲剧团,旨在让更多人领略到非遗剧种的魅力。

非遗剧种,优秀传统

聊斋俚曲被称为“中国明清时代民间的活化石”,是清初大文学家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以当时流传的俗曲时调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学体裁,经过几百年的口头传唱,逐渐发展到如今为观众所喜闻乐见。2006年5月20日,聊斋俚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月17日上午,经过前期充分的筹备和周密的计划,实践队来到淄川区聊斋俚曲剧团,找到副团长李继瑞为队员们进行详细的介绍。

谈及聊斋俚曲时,李老师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聊斋俚曲是可以与《聊斋志异》相媲美的俗文化,本来已濒临失传,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淄川当地老艺术家们重新挖掘,因为爱好成立了老年音乐戏曲协会,后来更名为聊斋俚曲剧团,聊斋俚曲才得以保留下来,重新变得气势恢宏,虽是俗文化也可登大雅之堂。

IMG_9605.JPG

实践队员采访聊斋俚曲剧团副团长李继瑞

地方特色,深入民心

作为聊斋俚曲的爱好者与传承者,李老师说:“我们聊斋俚曲的特点,一是音乐水平高,观众听着悦耳;二是用淄川当地的方言、粗语、民歌来唱,比较容易被观众接受,编成戏曲的形式特色更鲜明。以往演唱那些固定的曲牌,群众不太接受,后来我们用曲牌作为音乐元素、基调,唱《聊斋》里的原著、编新戏,喜欢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每一场演出的观众都成百上千。”

说到自己的剧团,李老师自豪的说:“聊斋剧团,为发扬聊斋俚曲而成立。为了更好地将聊斋俚曲发扬下去,2007年,聊斋俚曲剧团得以成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传唱,已经做到在当地家喻户晓,并且获得过国家级、省级等各大奖项以及‘山东省十佳剧团’称号,未来我们将会做的越来越好。”近几年,剧团不间断到附近演出,一次唱十几出戏,最多的一年有上百场演出。剧团演出百场告捷时,淄川区文化旅游局送来了“百场俚曲走镇,一片丹心惠民生”的锦旗。暑去寒来,剧团的大篷演出车四处奔波,为人们送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把聊斋俚曲的神韵艺彩撒遍了神州大地。

在采访完李继瑞老师后,实践队有幸观赏到艺术团排练演出过程,成员刘佳演唱俚曲经典曲牌《姊妹易嫁》选段毛纪唱段,马春凤演唱了《姊妹易嫁》选段素花唱段。灵活婀娜的身姿,令人耳目一新的唱腔,感染着每一名实践队员。

IMG_9657.JPG

凉亭幽静,湖水悠悠。聊斋俚曲剧团副团长李继瑞为实践队员献唱俚曲经典曲牌《玉娥郎》

年轻方向,再上阶梯

由于聊斋俚曲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已经有专业人员来剧团实地考察,并将聊斋俚曲初步定为新型剧种,这让剧团的发展再上升了一个阶梯,目前剧团最大的愿望是走出山东省,去北京等更大的舞台表演。

在采访过程中,实践队注意到剧团中老年人居多,对于传承问题,李老师说道:“后天七月十九号,就是我们剧团成立十二周年了。从2007年建团至今,骨干力量仍是第一批老艺术家,年纪最大的已经八十多岁了。”剧团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新老交替是当前难度最大的一个问题,他们也一直致力于把培养新人作为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聊斋俚曲是一定要继续传承下去的,这是一辈辈、一代代人的念想,是我们淄博人的精神力量,我们应该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俚曲以后也需要新的能量,以后的天下是年轻人的。俚曲的天下也需要年轻人来挑大梁。”李老师如是说道。聊斋俚曲的传承务必要从年轻人做起,近几年剧团也从未间断的向各高校毕业学生抛出橄榄枝,还在当地举办少儿俚曲活动,在实验小学成立少儿俚曲剧团等,为俚曲的继往开来注入新的活力。

IMG_9629.JPG

排练时剧团成员刘佳演唱俚曲经典曲牌《姊妹易嫁》选段毛纪唱段

此次俚曲之行,队员们对剧团浓厚的文化氛围深有感触,被他们对俚曲艺术深深的热爱所打动,使队员们对下一步俚曲文化的发扬传播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实践过程中,青岛农大传媒学子发挥学院特色,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俚曲这一非物质文化的魅力,有效推广了俚曲,也让更多的人有了了解这一传统文化的机会。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90818/72508.html

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孙欣然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