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江西财经大学学子三下乡:深耕乡村振兴,弘扬优秀非遗

时间:2022-07-08 22:30:08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星火国际燃之队”实践队 作者:文/戴晨曦 • 图/汪祖妍 梁栢平

点击:779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220708/111675.html

图为实践队在于都潭头村前合影

中国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戴晨曦)7月4日,为响应党中央对“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实践活动的号召,传承红色基因、感受乡村振兴,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星火国际燃之队”在辅导员吴雨晨的带领下,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深入于都县潭头村、沙心乡等地,学真知识、求真学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以青年实际行动献礼党的二十大。

微信图片_20220708203403.jpg

图为实践队在潭头村富硒大棚前合影。中国大学生通讯员 汪祖妍 摄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2012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亲自推动下,国务院出台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启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新纪元。如今正值苏区振兴政策出台十周年,7月4日上午,星火国际燃之队前往于都县潭头村进行调研,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走访了于都硒博馆、潭头村330亩富硒大棚、潭头村孙观发爷爷家、潭头村孜和亭与孙刘祠堂,深切感受十年来苏区振兴发展的巨大变化。

走进于都硒博馆,梓山镇司法所所长华锋老师带着我们了解了潭头村的发展目标——“牢记总书记嘱托,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让老百姓的日子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据了解,中国·于都硒博馆是助推于都富硒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该馆以潭头社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把全县天然富硒农副产品进行集中展示,致力于将于都天然富硒农副产品推介给广大游客,让于都天然富硒产品走出于都,走向全国。

走进潭头村社区,村中央的红旗雕塑上的标语“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映入眼帘,这是当地村民的真实生活写照,诠释了潭头村人民生活的巨大“逆袭”。团队成员来到了社区孙观发爷爷家,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梓山镇潭头村考察调研的场景。孙观发爷爷带着队员们追溯红色记忆,“总书记来了后,我们村人气旺,财气也旺,我感觉,我是最幸福的人”。他如是说道。孙观发爷爷的讲解把团队成员带入了当时的场景,体悟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全中国人民也要不忘初心,不忘我们的革命宗旨、革命理想,不忘我们的革命前辈、革命先烈,不要忘了我们苏区的父老乡亲们”的铿锵有力。

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了孙观发对党中央心系百姓生活、关怀百姓发展的感激之情,更深刻认识到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肩上的使命与担当。正如成员冷文頔所说:“踏上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我从心底涌出一种深刻的感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不只是大方向,他把民生放在了心上。”当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完成,而关系到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实现的乡村振兴还任重而道远。我们都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从新时代长征路再出发,乡村一定会振兴,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微信图片_202207082034032.jpg

图为实践队在潭头村孙观发家中合影。 中国大学生通讯员 牛恒越 摄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一方水土润泽一方文化。于都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闪烁着耀人光芒。7月4日下午,为继续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团队调研实践助力展示于都非遗保护成果、探寻其非遗传承保护取得硕果背后的故事,“星火国际燃之队”深入于都县,探寻了茶篮灯、客家古文、木偶戏、擂茶等非遗文化及其传承人。

在采访茶篮灯传承人郭宣茂老先生过程中,郭老先生向团队展示茶篮灯的经典唱段的同时,也讲述了茶篮灯蜿蜒曲折的发展历程,新时代茶篮灯的表现也因红色长征的内涵而愈显活力,现如今茶篮灯既有“苟日新,日日新”的魄力,也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定力。据郭老所言,于都县沙心乡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学校会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学习进行教学,让传承非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于都县文化馆,团队仔细聆听文化馆老师的讲解,深入了解茶篮灯这项非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除此之外,团队还观摩了文化馆老师女儿进行“擂茶”的工序,深刻体会到新时代国家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新时代青年传承发展的过程。

微信图片_202207082034031.jpg

图为实践队在昭忠祠前合影。中国大学生通讯员 汪祖妍 摄

劳动人民质朴踏实的品格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愈显珍贵。队员们也感悟到,应当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体悟青年初心,勇担青年使命,发挥青年力量,挥洒青年汗水,传承非遗文化。

一天的调研中队员们受益匪浅,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生在红旗下,走旧址、看过去、感今朝,让我们更好明白“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重要性,要勇于实践,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力量,传播正能量,用专业技术传播中国非遗好声音、非遗故事、非遗力量和非遗价值,努力发一份光、放一份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以红军长征精神武装自己,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220708/111675.html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星火国际燃之队戴晨曦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