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三下乡感悟:医学生青春的回馈

时间:2020-09-01 15:44:13 来源:苏州大学 作者:文/焦冰柯 • 图/焦冰柯

点击:282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ganxiang/20200901/86712.html

图为队员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设计宣传册。

三下乡感悟:医学生青春的回馈

幽光汇聚 团队启航

随着期末考试最后一门的结束,我们开始了社会实践的第一次集会讨论。当一众十五人共同在网上会议中相谈,团队的关系在你我的对话间顷刻建立,仿佛距离已然不成问题。团队成员都是医学生,自然有着共同的话题,即使初见,讨论的气氛却也不曾尴尬。在接下来的几次网上会议中,我都很享受与大家一起讨论的时光,面对一个话题,各抒己见,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相同的问题,结果也会得到多层面的思考。讨论的过程,是让我们吸纳各个成员角度的过程,也是团队成员之间磨合的过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期充足的讨论与准备能够赋予实践过程中我们内心的从容不迫。材料准备、撰稿、宣传、问卷制作等等工作都亟需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在参加这个活动之前,虽然我有一部分的实践统筹经验,但还是不免的有些担心,而当我们真正的讨论一番以后,在队员们充分意识到活动工作量的庞大,并主动进行一轮仔细的分工后,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有条不紊的各自开展自己的工作。与其说这是一场社会实践,不如将它看作是一次抛开课本的实际学习。

白大褂 正青春

当我披上白大褂的瞬间,一种神圣感在心间油然而生。医学院中,我还只是一名还在求学路途上的医学生,而当我来到社区,走在乡间,我能切实的感受到大家对待医生这个职业的尊敬。因为疫情原因,我们不能结伴而行,只能在各自的所在地进行调研,我深刻地记得,在我的社区为中老年人测血糖的时候碰到一个大叔,他向我讲述,他的儿子也是一名医学生,现在已经在医院工作。他曾见证他的儿子从医学生走到医生整个蜕变的过程,他能够理解到我们求学之路的艰辛与困难,也十分赞许我们到实际生活中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技能的行为。我明白,在这位父亲的眼中,我们身上有着他儿子当年学习生活的影子。实际上,万千披着白大褂的医学生们,满怀憧憬,用青春献给这最壮丽的事业。趁着此次义诊的尾声,我与这位大叔聊了许多,聆听他对医疗事业的看法。

当医学生碰上医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当我在广场上做调查的时候,碰到一位已经年逾花甲的奶奶,向她讲清楚我们的来意后,她说她退休前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当医学生碰到医生,内心总是无比的崇敬,她一生的奉献就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在奶奶填完问卷后,我也和她聊起天,谈谈当前医疗行业,谈谈过去的在职经历。聊天时间并不长,但我能看得出她作为一名医生,对即将成为医生的医学生的无比期望,如同一根接力棒,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的跑下去。因为,她的眼中有光,我想当时的我,眼中也会有光。

1.jpg

图为队员们在义诊时为中老年人量血压

书本,堆不出三尺讲台

陆放翁曾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我们行走于社区,行走于广场,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们的身影不再是穿梭于图书馆、教室、宿舍,而我们所学到的也不再是书上的疾病名称,发病机制。我们所看到的是,疾病给病患及家属甚至社会带来的不幸与悲哀。当知识由文字变成立体,才能完成所学到所用的一个转变。

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许多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去实施“健康扶贫”,不仅仅是医疗行业,每个参与到这项发展战略的民众都在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默默奋斗着。我想,我们的团队在行走着,在为健康中国努力着,在城市里求学,在乡村里锻炼。像我们这样的团队还有许多许多,我很幸运,能在我的第二故乡这片土地上运用所学,回馈这方土地,也希望我们的健康调查,能够为老人们带来更多的福利!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ganxiang/20200901/86712.html

苏州大学医学部 焦冰柯 蔡含佳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