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孩子,不能差不多

时间:2019-08-05 22:02:47 来源:郑州大学微光志愿服务队 作者:靳一丹

点击:321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riji/20190805/70327.html

伏尔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与人沟通,无论年龄地域,真诚交流总能够打通两个人的心灵。

坐在阅览室里,窗外绿树如荫,没有风,屋子里闷闷的。

我叫了他来坐在我对面,白色的光线照在他胖乎乎的身上,有一种舞台的即视感。屋子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他有一些紧张,我看得出来。

“没关系,放轻松,我只是想跟你聊聊天,了解一些情况。”我告诉他。他的眼睛不时地环视打量,没有目的。

“老师批评过你吗?”

“批评过。”

“你当时什么感受?”

“也就那样。”

“你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吗?”

他摇了摇头。

“那你想成为一个听话的孩子吗?”

“差不多吧。”

“如果把自己比成一种动物,你想成为什么?”

“差不多,什么都差不多。”

“你长大了想去哪个城市?”

“都差不多。”

……

“你可不可以换一个回答?”

“差不多。”

就这样,我和他耳畔流过了一条叫做“差不多”的小河,绵绵不绝,至少我看不到尽头。

但还有一点,是不同的,这次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得多”。

“你有时会感到孤独吗?”

“不会啊,我有很多朋友。”

我以为他会说“会”,这是在我数不清地看到他把同学打哭、骂哭,自己坐在桌子上趾高气扬之后,我所没有想到的。况且,我和其他三个孩子交流时,原因五花八门,但回答都出奇的一致。

他很不屑,似乎这个问题是他很早以前就知道的,而且根本不值一提。但这是他的真实情感吗?我觉得不是。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但他的眼睛很深很深,我看不到他的心。在潜意识里,我觉得他是孤独的。这种孤独建立在簇拥的基础上,有一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不过我作为一个窥察者,并不知道他是不理解孤独是什么意思,还是在伪装自己足够强大,我不是个专业的心理学家。但我知道一点,他对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甚至对自己的一切毫无概念,一切空白。这是我听了这么多遍“差不多”所得出的结论。

今天中午,他的班主任送他回家,送了将近一个小时。我和班主任交流,却看到了他不为人知,或者不为我们知的一面。他懂的很多,尤其对政治和金融感兴趣,而班主任的专业是国际贸易。这忽然让我想起他喜欢的语文,是因为他喜欢语文老师。有志愿者老师说,对于学习水平不太高的孩子,他喜欢的老师的某句话或对他的某个行为,哪怕你根本意识不到,都可能在他的人生轨迹上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我想我们这半个月要做的,正是这件事。

他有兴趣,只是不喜欢循规蹈矩;可能他的“差不多”,只是不想在与他兴趣无关的事情上多下功夫。我觉得所谓的“问题学生”,都只是将自己不擅长的一面暴露出来,他们的闪光点,由于很多原因被埋藏得很深很深。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每次上课,都适当的与他进行眼神交流,不是放纵和不管,而是多了一些关切。我不相信一个孩子不喜欢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我不想放弃。

在这短短的十五天里,我不能说我们能改变什么,但我们一定可以感染什么。以我们真诚的心和孩子接触,我相信“差不多”会渐渐成为“我认为”。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riji/20190805/70327.html

微光志愿服务队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