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细品非遗文化美,弘扬匠心精神魂

时间:2024-02-09 21:41:56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筑梦乡村熠青春实践队 作者:文/张城瑞 • 图/张城瑞

点击:196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riji/20240209/146410.html

图为实践队员去往柳编的路上

由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学生自发组织的社会实践队伍,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展实践活动。在2024年2月7日出发到达临沭县柳编,本次寒假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实践队伍的成员们走进“中国柳编之都”、访谈传奇人物、品味非遗文化的魅力,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美德,在日常生活总践行“匠心精神”,以自己的热情和热爱去面对自己伟大的祖国。

当实践队伍所乘坐的大巴车在通往临沭县的道路上,窗外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随着车辆的靠近,路边的柳树越来越多,它们如儿童一般,好奇地观望着我们的到来。微风拂过,柳条随风摆动起来,仿佛在向实践队伍打招呼,让人感到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气氛,到处萦绕着生机与活力。在临沭县的村庄里,街边堆放着早已晒好的柳条捆,这些柳条是村庄的守卫员,守护着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我们感慨到,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将大自然赋予的资源变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种植柳树、编制柳制品,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一进入仓库,我们便被这些柳编制品所深深吸引,多么神奇,看似平常不过的柳条竟能编成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和精美的果篮,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匠心独运和生命的活力。仓库内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柳叶香,让人心旷神怡。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柳编制品上,仿佛赋予了它们生命和灵魂。据说这些柳编制品都是出自当地手工艺人之手,他们利用柳条的自然纹理和生长特性,经过反复编织和打磨,最终打造出这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我们踏入了一间充满柳编工艺的屋子,屋内屋外摆满了精致的手工艺品。在老人手把手指导下,我们开始着手于制作独属自己的编织品。一滴滴汗水从我的脸庞滑下,汗水早已经把衣衫浸透,手中的柳条和孩童置气一样和我作对。老人面带着慈祥的微笑,一边为我们加油加气,一边灵巧地编织着,穿过来,穿过去,不一会,一个精美的迷你小篮子便呈现在他手中。队伍中的我们唉声叹气,心里想着这柳编真不是个轻快活。身处在象牙塔中的我们,在这次实践活动中第一次亲身体会到了现实和生活的不易。

“一生终一事,一事终一生。”这是杨进邦先生的真实写照,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他从小便与柳编结下了不解之缘,4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这片艺术之海,无怨无悔。杨老来自农村,他手中的柳编技艺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每当他编织时,废料在他手中仿佛焕发新生,那份天赋令人惊叹。他说:“那个年代,给了我施展编织才华的空间,让我对这项工作的热爱也越来越深”。

杨老的故事告诉我们,热爱与坚持的力量是无穷的,四十余载的柳编生涯,他不仅为古老技艺发出新时代的声音,更在其中注入了自己的匠心精神。他常说:“春蚕到死丝方尽。”为了传承这份宝贵的技艺,他不遗余力地收徒传艺。而我,也深受杨老的影响,决心投身于教育事业。从他身上,我领悟到了那股执着的热情与无尽的奉献。我的心中仿佛被种下了一株火苗,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株火苗会愈燃愈烈,终有一天会冲破胸膛,将这火苗传递给更多的人,如此,让这火焰永不熄灭,为后来者照亮前行的道路。

结束了这几天对柳编的探索,我收获良多。仿佛在无垠沙漠中找到了生命的绿洲,我深陷于临沭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柳编的故事、柳编的人。我早已陶醉在这趟旅途之中,我的身份已不再是实践队员、不再是柳编的外来者,而是融入了柳编的细节,成为其中的一员。置身这场关于历史与传承的旅途中,我目睹了旧石器时代的人们如何珍视柳条,用它来承载生活的点滴;我目睹了古人的智慧,他们用编制的箱子装书,朗朗的读书声在我的耳边萦绕着;我目睹临沭人民个个笑脸迎面,于烈日下挥洒汗水,于清风下细心编织。每一次触碰,都仿佛与他们手上的茧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趟旅途之后,我无意间在集市上看到柳编制品它们不在陌生,我们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沐浴在春风下,于历史的浪潮上,应吹响新时代的号角,以吾辈之力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新时代的“柳编青年”,编织出属于我们的人生华章。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riji/20240209/146410.html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筑梦乡村熠青春实践队张城瑞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