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论《乡土中国》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意义

时间:2020-09-01 20:16:49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侯美卉

点击:1133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00901/86735.html

《乡土中国》书籍封面

论述《乡土中国》对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之前,有必要先说明一下费孝通先生在这本书中所写的主要内容及该书的写作逻辑。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郑杭生教授概括,该书“是费孝通先生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结构的著作,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1]。阅读完这本书,我想聚焦在一个从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角度去看《乡土中国》 的内容及其内在逻辑。

概念是认识事物的工具。在《乡土中国》里,费孝通先生总结归纳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如“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等。 下面我将根据书中的重要概念,进行分析与论述有关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的意义。

一、《乡土本色》寻文化背景与社会认同

乡土本色可以说是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特征。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的《乡土本色》中认为,“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他所概括的乡土本色包含两方面意义:一是“乡里乡亲”的社会关系。因为人们都生活在同一个村庄,彼此之间相互熟悉,构成了熟悉的乡村社会关系。二是从乡下人的“土气”入笔,不同于常人对“土”这个词的藐视,而肯定“土” 这个字用得恰当,体现了农民与土地的亲密关系。因为自古以来,中国社会靠农耕文明而发源,自然离不开土地。关于“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乡下人的命根子,是最近于人性的神。”[2]由此可见,“土”在中国文化里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了。

认识农民的主观世界,一个重要的视角就是考察农民社会认同的及其结构。社会认同包含身份和认同两个方面,身份是社会赋予个体的群体类别或归属标识,认同是个体对身份的认知[3]。一,在农民的自我认知里,由于农民生活在稳定的社会空间—村落,往往受到封闭,乡土地方性的影响。农民往往规避风险,减少个人目的行动,弱化个性化的特征,倾向非个性化的自我认同。二,在对他人的认知里,由于生活在熟悉社会之中,家庭作为最小的乡村社区单位,所有的大事琐事都发生于以个人血缘为基础的,所维系推及的一丝丝关系网络中。其社会认同具有集体性但非组织化的特征,农民之间的集体归属感较强,并自动将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他人与其所属的团体相联系起来。如,在乡村介绍一个人,会说这是王大哥家的外甥女,那是李大爷的大侄子。直接将个人归类于其姓氏,家族,血缘亲友。三,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里,乡土社会是农民“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对于以农业为生的农民来说,他是黏在土地上的,对于他的家庭来说,他们也是附着在土上、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由此可知,除非万不得已,农民绝不会离开土地。在传统社会里的安土重迁的观念深深地包裹着农民的行动与心理。

二、《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被解构于社会变迁

“差序格局”代表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及人际关系交往的特点。相比于西洋社会组织的团体格局,费孝通先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4]

“差序格局”深刻描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影响其内部结构,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差序格局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速度和状态,使得我国的社会转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现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转型促使“差序格局”实现了现代化转型。市场经济改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也改变了人作为生产力最活跃的要素的存在方式,曾经封闭稳定的社会结构逐渐开放化,理性精神与契约精神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越来越强调平等竞争,逐渐改变了传统社会中,以人情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模式和熟人社会中的阶级体系。 “在情理精神与理性精神之间,也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张力,而传统儒家的特殊主义血亲情理精神,更是与现代化即理性化进程的普遍主义趋势正相冲突。”(刘清平,2007)[6] 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转变,“差序格局”存在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被打破,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乡村社会的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已不可避免。

三、《文字下乡》究素质提升原动力

农民的身份,在人们的观念里,往往是“愚”,是一种贬义含义的愚笨、傻。 但是费孝通先生则认为不然。农民“愚”的不是智力上的,只是由于知识不及人,更准确地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质上不是文字性的。

于是费孝通先生从时空两个层面分别论述文字下乡。一,从空间格局看。乡村是熟人社会,面对面社群的特点决定了文字的不普遍性。在不同地区的聚居村落之间基本上很少有交流互动。各自保持着相对孤立的圈子,因此,乡土社会中的人们不必借助文字来化解交流沟通上的阻碍。甚至不用语言,表情就可以作为直接交流的工具。二,从时间格局上看。在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全、稳定的社会,乡土中的人在熟人中长大,在熟悉的环境中生长。根植于自然小农经济上的乡土社会,实行礼俗治理规范、其生活经验代代相传,传统就是最好的解释指导工具。这时候,连记忆都是多余的。文字和语言就是外在的象征,与乡土社会变得毫无意义起来。

费孝通先生在书中曾提及到“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7]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乡土社会不论是从时空二元角度来看,还是政策、经济来看,文字渗透进乡土社会已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首先在空间上,经济的发展,政策的调整,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市移动,原有的农民不再依靠土地生存,使乡土社会的稳定性受到了冲击, 人际交往的种类和亲密关系被打破。而城市的人口流动加快,生活节奏紧促。所需结识的不同身份,样貌,民族的人更具多样性,农民只有借助文字才能够顺利地适应城市生活。

四、总结

在乡土本色中明晰农村基层社会文化所植根的文化土壤,给增强文化自信指明方向。在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中看待农村基层社会变迁的进程,为建构集体主义精神提供背景。在文字下乡探究发展农村基层文化的原动力,使培养文化素养找到关键点。除了以上提及的概念,费孝通先生撰写的《乡土中国》中,家族、血缘和地缘、无为政治等概念仍然对我们今天的农村基层社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解释力,依然是我们思考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对中国社会学的巨大贡献.江苏社会科学,2006,(1):44.

[2]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钟涨宝,农村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10-01,

[4] [5] [7]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 刘清平.后儒家论纲:儒家传统的自我否定与重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 (1)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乡土中国》书籍封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00901/86735.html

华中农业大学侯美卉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