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俯仰捭阖人世间

时间:2023-08-13 21:21:39 来源:川北医学院眼视光医学院 作者:康蜀东

点击:305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yuanchuang/20230813/141540.html

何为人?

《说文解字》中如此释义:“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那么人何以尊贵呢?

人,如其字,是相互扶持、不可分割的整体。自亘古苍莽走来,人类彼此依靠、交托后背,方能在残酷的自然斗争中绵延生息。而作为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际交往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人的一生。

在求学的这诸多年华,我也看到了许多类人,或是自矜功伐,阻塞言路的自大者,或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谦谦君子。在与各式各样的人交际过程中,尚算略有所得。

首先,为人谋则必“忠”。答应了他人的事,就必须做到。这期间必须有“万钟不改其志,利益不屈其心”的坚定。就像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们不能轻易承诺,但如果做出承诺,则言出必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一诺千金,信守诺言,即有古圣贤之风。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和为人谋而“忠”者交往,毕竟,和此类人相处没有出尔反尔、祸起萧墙的隐忧。

其次,与朋友交则必“诚”。在与他人的交际过程中,必须保持真诚。感人至深的永远只能是真诚,而非虚伪。同时此“诚”须为完整之“诚”,即如先贤言之“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哪怕身居“暗室”,也要做到“慎独”,以高尚的情操约束自己,此方为真“诚”。以真诚待人,人以真诚还之,心灵的共鸣才是感情长久之道。是故待人以诚,人诚报之。

再次,识人之性则必“明”。结友同行当先思其道,即有识人之“明”。夫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若是二者的生活方式、为人处世和道德准则不可得兼,则终难成管鲍之交,而阋于墙也。探幽入微,朱子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盖重友情潜移默化之功也。若无识人之“明”,尽交“白丁”之徒,而无“鸿儒”佐义,则必日渐下之,而神形俱毁。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仅仅是参与者,更是学习者,汲取各种知识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终于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最后,推心置腹则必“有度”。不轻易将自己的信任给予他人正是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真正的“感情”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利益的诱惑和礼义的熏陶。正如男女之情“发乎情,止乎礼”,在未结秦晋之好前,仍需克己复礼。在与他人的情谊尚未成化金玉之前,我们应学会把控交往之“度”,学会在世界面前有所保留。因为有一些东西、有一些事情并不适合拿出来和不适合的人分享,否则“止增笑尔”,这是对自己的内心负责。

言而总之,人际交往并不是一件易事。先辈们花费数千年的光阴摸索为人处世之道,从大同社会的“无为而治”到封建时代的“三纲五常”再到如今的以道德以底线,以法律为准绳。但无论何时,人际交往总是复杂而福祸难料。哪怕是坚守上述的准则,也难以真正地在各种社交圈中如鱼得水。

因为人们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环境,不能决定自己周围的人都与自己志同道合,故而总是在人际交往中受挫,也会失落、痛苦、难以自制。就像魏晋时期隐士辈出,隐逸之风盛行,正是因为社会动荡,一些高洁志士难以在尘鞅之中寻到知音。

然,德不孤,必有邻。我希望诸君有感斯文,从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为人处世,更多的是对于“德不孤,必有邻”的坚信。我们践履人生这一遭,总得坚信一点什么,总得期待一点什么,也总得坚守一点什么。

昔孔子与弟子奏对:

子曰:“徒儿啊,为什么我的主张不被接受呢?”

弟子曰:“老师,您的主张太过理想,为什么不为了被他人接受而稍稍降低您的要求呢?”

子曰:“糊涂啊!”

另一弟子曰:“老师,您的主张不被接受又如何?正是因为俗世的喧嚣,我们才更应该坚守心中的道!”

子曰:“善!”

有时候,或许我们不被他人所理解,然而至少我们自己应该相信自己。或许只是时运不济,等逢时来运转,又为何不可能柳暗花明?

请相信:漫漫人生征程,我们总会遇到对的人。

那天,天气晴朗,耳边有风。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yuanchuang/20230813/141540.html

川北医学院眼视光医学院康蜀东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