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探寻千年古镇黄龙溪,寻迹中华传统文化

时间:2020-02-02 17:37:23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蜀镇寻遗”实践团队 作者:文/卿晨 周佳 温晓婧 • 图/卿晨 周佳

点击:550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200202/78020.html

木制牌坊上的黄龙溪牌匾

"黄龙见武阳事,铸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曰黄龙溪”这是《黄龙甘露碑》中对黄龙溪古镇名称来历的记述。为加深对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的认识,了解当今古镇旅游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0年1月11日,四川农业大学“古镇寻遗”社会实践团队赴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古镇,通过拍摄古建筑照片,体验当地民俗等方式展开实践。

黄龙溪古镇建镇至今已1700多年,历史底蕴深厚,古名“赤水”,又名永兴场。原址在府河东岸的回水境内,明末清初毁于一场大火,故又名“火烧场”,后有贺、乔、唐三姓人家迁到现址建场,逐步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沿着街道步步行走,源远流长的历史才是这份独属黄龙溪古镇质朴的由来。

脚踩青石板拾级而上,错落有致的木质建筑勾勒出一幅温柔蕴藉的古镇景象。重檐翘脚、浮雕鎏金,历经百年而不衰的临街小铺透出古镇独有的静谧与质朴。一座精致小巧的凉亭在晨晖中形成剪影,木构黛瓦顶,是中国古典亭榭的主导,典雅清逸,遍及大江南北。实践小组的成员们在街边的每一个小铺流年忘返。

批注 2020-02-02 172415.png

在晨晖中形成剪影的凉亭

沿着街道往下,明清建筑鳞次栉比。青砖黛瓦,屋顶多采用悬山顶,五脊二坡,两坡出水,利于防雨,契合南方降水较多的特点。

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中提到,中国建筑演化到明清,木材使用逐渐减少,砖石使用比例增加。但因中国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梁造结构法,把他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黄龙溪古镇的明清建筑群,大多以砖石砌墙,梁、柱、枋、檩、槛、隔扇等仍采用木头。梁,椽上都绘以云纹,叶纹,有些还雕着小兽。 即使在瓦当上也雕刻着云雷纹。

批注 2020-02-02 172508.png

正吻,瓦当,雕栏

欣赏完黄龙溪古镇外街的景致,成员们开始细心观察着小镇四周。来来往往的人流行走使得街道有些许陈旧,但始终保持着整洁;店铺的商家们一个比一个热情,成员们还在老远处,商铺的阿姨就已经开着大嗓门招呼我们进店;各种小吃也让人移不开眼,一根面、龙须酥、芝麻糕尽显黄龙溪特色;还有各种特色新奇的表演,西洋镜、川剧变脸等等吸引着游客驻足观看。小镇里的吃喝玩乐虽比不上城里的眼花缭乱,却好在少了一份喧嚣杂乱,多停留一分,心里的舒适与畅快也多了一分。

批注 2020-02-02 172543.png

一根面表演

在沿河一带,我们发现了一条僻静的街巷。这是一条尚未商业化的街,朱门青瓦,有些粉墙早已被风剥落,有些砖瓦已然松动,而有些早已人去楼空。偶尔会遇到一两位卖炸南瓜饼或芝麻糕的老爷爷,老奶奶。为了了解这条小巷的更多信息,我们采访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告诉我们,由于这条街较为偏僻,且建筑多为上个世纪所造,开发商说这条街难以受到游客的青睐,因此便保留了这条街原有的风貌。一位热心的大叔还为我们讲述了名为烟市巷和镐杆巷的小巷子的前世,烟市巷是以前堆放制好的草烟的小巷子,稿杆巷是以前放置撑船用的长槁的小巷子。

批注 2020-02-02 173408.png

宁静的街道

保护与开发古镇,最重要是要立足于其特质。游客之所以选择古镇作为出游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厌倦了都市生活的麻木与机械,想要重返旧时光,慢慢体味天然拙朴的民风民情,享受市井生活的乐趣。所以,要想使古镇成为真正的旅游胜地,就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开发,把握文化传承与商业规划的平衡 ,把握创新与保留的平衡,使古镇既交通发达、生活便利,使人倍感舒适,又维持其世外桃源的气息和文化氤氲的吸引力。只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镇才能真正在浩如烟海的景点中脱颖而出,散发出历久弥新的魅力。通过此次调研以及游客的切身体验,可以得出黄龙溪的开发保护模式是成功的,相比于成都范围内的其他古镇,黄龙溪古镇可以作为典范。

通过这次实践,小组成员了解了许多传统建筑结构以及它们的作用,切实感受了古镇旅游对游客,当地居民和古镇自身的发展的影响。古镇旅游既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为古镇提供了自身发展机会,也是传统文化在创造中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机遇。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200202/78020.html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