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脚踏美德支教之旅,情系痘姆师大之间

时间:2017-06-30 23:58:54来源:安徽师大文学院赴安庆潜山“学美德送温暖助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作者:文/杨茜渝 • 图/胡朝惠

点击:872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riji/20170630/6583.html

支教成员和大学生进行自我介绍

——安师大文学院赴安庆潜山“学美德•送温暖•助成长”支教团队

六月下旬的安庆仍受着烈日的炙烤,我们暑期支教实践活动也拉开了序幕。从芜湖出发,多次辗转,成员们顶着如火的骄阳,到达“学美德•送温暖•助成长”支教活动的目的地——安庆市潜山县痘姆乡。

今日是支教活动进行的第二天,同学们逐渐开始了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支教活动进程初步踏上正轨。要如何用言语去形容“孩子是最单纯的人”这句话才最合适呢?从他们的眼里我看到的是清澈、单纯和朴实,他们的笑容里流露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与安定。通过成员与学生双方的自我介绍,一些害羞内向的小朋友在成员们的引导下,与大家逐渐熟络起来。小朋友们性格各异,文静腼腆、开朗大方、乖巧懂事、活泼好动,教室气氛立即变得活跃。

无梦之人与傀儡无异,支教的目的之一便是帮助他们拓宽视野,走出四方小院,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在播放各大高校宣传片之后,同学们在小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心愿与心仪大学并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愿望十分简单:画家、书法家、警察……却因有着每个人的理解又是独一无二的。听完孩子们稚嫩的话语,我不禁想到过去的自己是否也怀揣着这种单纯美好的愿望,而它如今还存留我心吗?经过了尘嚣扰攘,我们也仍然保持着一份孩子气的天真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不仅是指书本上的知识,品格德行也同样重要。支教成员之一的胡朝惠同学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美德课,通过曾子杀猪、季布一诺千金、烽火戏诸侯三个小故事,向大家阐明美德与规则的重要性。简单的道理其实如此通俗易懂,但真正能付诸于生活行为中却又少之又少。我希望孩子们能永远质朴,将故事中的道理铭记于心,从我们现在的年龄与阅历的角度看过去,这是一笔太珍贵的财富。他们有自己独到的思考与见解,比起信手拈来的专业知识,我更希望他们能成为正直、善良的好人。

太阳逐渐西斜西落,热情不减仍十分快活。趣味运动会带着我们所有人向今天忙碌充实的“集体生活”告别。童年的“丢手绢”小游戏立马就拉拢小朋友们之间的距离,接力传球又让人觉得原来对于孩子们来说,“朋友”是很容易的事,我们却给这个词冠上了更多的别样的意义。“逛三园”是一个调动思维的游戏,在竞争中又增加了彼此的友谊。其实孩子们的思维与想法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宽广的多,只是我们由于一些典型事例反而禁锢的是自己的思维。我们总是习惯从一个单独的例子中提取普遍经验,但这并不是可取的。与其说我们为这个地方带来了改变,不如说是孩子们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他们做事认真又善良,关注新闻,关心时事热点,在相互的交谈中,透露着对更大的世界的渴望。碍于生活或是其他原因愿望还未实现,但却已经踏出了步伐。

我们时常说,教师是一项神圣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抑或其他,无论是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知识层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是这种作用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也许我开始明白,它体现在每一句不起眼的问候中,却从质变到量变能改变学生的日常行为,体现在每一次有意或无意的谈话中实现了心灵的交流与碰撞,体现在彼此逐渐变化的相处方式里。每个孩子都有着天真烂漫的内心,我们会被在支教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感动,往往是因为能够亲眼看到孩子的改变,因为我们发现无论在什么困难面前,他都始终保持着一颗单纯、执着、向上的心。社会环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我们不会被它打败,因为内心足够强大。这样的大道理,却在孩子们身上充分体现出来了。

记得上午的活动结束后,一位小朋友拿着他写好愿望与心仪大学的小卡片问我:“这个要带走吗?”我的回答是:“当然了,你可以很久之后再看看这个愿望是否实现了呢。”转眼间仿佛回到自己的许多年前,似乎也做过不少这种类似的事,但我却忘了最初的心愿是什么。时间它没有告诉我答案,却抛下了另一个问题。从小到大改变了无数个梦想,它们从来不会说话,但仍然值得被纪念,因为那是纯真的初心。也许十年二十年之后偶然间想起这个问题,我会答道:“我带走了它,我一直带着它。”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riji/20170630/6583.html

安徽师大文学院赴安庆潜山“学美德送温暖助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供稿

责任编辑:王世杰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