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众声喧哗背后:《娘道》爱好者的集体失语

时间:2018-10-31 19:05:50 来源:山东大学陈言原创评论 作者:陈言

点击:975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guanying/20181031/52619.html

众声喧哗背后:《娘道》爱好者的集体失语

《娘道》一剧自今年9月初播出以来,卫视收视率一路走高,北京卫视收视连续破2,多次位列同时段第一,成为下半年十足的“爆款”。然而,这部大热剧的口碑却遭遇滑铁卢,豆瓣评分仅有2.6分,有近一万八千人给这部剧打了一星,网络上恶评如潮,称其为“封建男权”的卫道士。

高收视低口碑,折射出了近年来我国影视作品重流量轻质量、重噱头轻内涵的通病。但《娘道》能够在一众“大烂片”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特的传播现象,除却传递的封建思想价值观与日益文明进步的社会不相容外,其主要受众群体的特殊性也不容忽视。

timgQRLMC7KQ.jpg

众声喧哗背后,是《娘道》主要受众和爱好者的集体失语。

与《流星花园》、《甜蜜暴击》等贴合青少年消费口味的影视作品相比,《娘道》一剧主要迎合中老年群体的收视偏好。导演郭靖宇坦言道:“很多坐在电视机前的中老年观众,他们不会上网、不会付费买视频网站会员,如果都去为年轻观众拍戏,他们在电视上看什么呢?”

郭导将《娘道》的主要受众定位在依赖于电视媒介、被网络边缘化的中老年群体,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内容生产。不难发现,《娘道》中大量的情节与人物设定与中老年群体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不谋而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坚守妇道、任劳任怨、奉献一生的女性形象,豪门宅斗、爱恨纠葛、煽人泪下的剧情,还有处在家庭伦理核心地位的婆媳、夫妻、母子关系,无不引发中老年群体的心理共鸣、自身联想、审美认同,贴合其传统观剧习惯和文化消费习惯。于是,《娘道》一剧受到中老年群体的青睐与追捧并不意外,卫视收视率连续登顶、“陪爸妈看娘道”等话题屡次登上微博热搜榜都佐证了这一现象。

《娘道》在中老年群体中大火并广受好评,却在网络上骂声不断、恶评如潮,主要受众群体与意见表达群体的错位,是遭成高收视低口碑这一尴尬现象的根源之一。因生活环境及文化背景,中老年群体形成了独特的收视特点。首先,电视是中老年受众的“第一媒体”,而且形成了较为稳定、规律的收视习惯,具有较高的媒介“忠诚度”。其次,网络媒介的兴起使得收视分众化趋势拉大。相比较于年轻一代的数字原住民,中老年群体更像是后来的“迁入者”,被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洪流裹挟,被动适应这一不熟悉的话语场域。相反,年轻群体作为网络主力军与强势话语主导者,在意见表达方面占据着天然优势。

《娘道》主要受众在网络中集体失语,折射出年轻一代与中老年群体存在一道深深的代际“信息沟壑”。一方面,中老年群体尚未能熟练掌握网络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只能靠着子女“反哺”等方式接触到网络的皮毛,并将网络活动局限于自己熟悉的范围(如微信),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局限于人际传播(如转发到家族群),而更为复杂、开放的操作,如论坛发帖、参与微博话题、豆瓣评分等,中老年群体往往没有条件接触到,自然不可能在网络上为《娘道》点赞。另一方面,在开放自由的网络意见市场内,年轻一代占据着话语主导权,而中老年群体的话语力量则相对分散、微弱,其思想观点也往往与时代主流观点不符,代际之间的话语错位使得中老年群体处于网络边缘化位置。一边倒的恶评会淹没少数人的意见,甚至会引起口水骂战,即使中老年群体掌握着发言的方法技能,“沉默的螺旋”也会使得他们不敢发言、保持沉默。一边是与《娘道》封建思想相互抵触的年轻群体的如潮恶评,一边是《娘道》主要受众与支持者的集体噤声,使得舆论场形成一种“批判《娘道》即正确”的强大螺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6月中国网民占比中,老年网民(60岁及以上)群体达7.1%,整体规模已超半亿人。中老年网络用户群体规模的扩大,无疑会引起双向作用力:一方面是网络熔炉对中老年生活方式、表达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建构性重塑,一方面则是中老年群体的声音逐渐能够被大众所听见,而不再只做众声喧哗之下的“失语人”。在此环境下,如何构建一个健康、合理、积极的网络公共平台和意见表达方式,为中老年群体提供更多发声的机会,同时警惕网络负面信息对其产生消极的“培养涵化”效应,是我们该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全民批判娘道的时代,我们不做众声喧哗之下一个盲目附和的基数,允许失语群体掌握麦克风、允许不同意见的自由表达与公开讨论,并在反复论证的过程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获得真理,才是网络这一公共领域的深层价值。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众声喧哗背后:《娘道》爱好者的集体失语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guanying/20181031/52619.html

山东大学陈贝迪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