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风筝——刚柔并济的艺术品

时间:2020-05-19 23:38:47 来源:潍坊学院 作者:文/田俊睿 • 图/网络

点击:481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sanwen/20200519/79544.html

我国人民自古就有飞天的美好愿望,将遨游天际的美梦寄托在鸟类身上。

我国人民自古就有飞天的美好愿望,将遨游天际的美梦寄托在鸟类身上,从而制作出风筝,流传众多关于风筝起源的传说,这种由墨子模仿鸟类飞翔而发明、后由鲁班改进风筝的说法逐渐被人们所认同,风筝发祥地潍坊更是被世界公认为世界风筝之都。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潍坊风筝,始终是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东省潍坊市被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在清末的时候已经声名在外,吸引众多商贾们前来采购风筝,潍坊生产的风筝受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人民的追捧。自1984年开始,每年4月20日至25日举办潍坊国际风筝节,为风筝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和学习平台。除潍坊市之外,广东阳江、河南开封等地也是我国风筝文化发展繁荣等地地区。

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克·波罗把风筝从中国回到欧洲,从此风筝文化开始在西方广泛传播并达到发展。其中泰国给风筝规定了性别、日本在风筝技艺上加入浮世绘、马来西亚甚至把风筝供为神明……

风筝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时期,有鲁班制作木鸢是为军事勘探的记载,战争中的木鸢可谓是个重量级角色,勘测地形、载人渡险、传递情报、夹带火药……另有张良于楚汉之争之际发明风筝,他自己甚至亲自被风筝载到楚营唱起楚地民歌,唱得楚军将士“四面楚歌”,最终大败的民间传说,事实自然无从考证,不过作为凄美传说流传至今,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铮铮铁骨的楚军男儿,不为汉军的强弓劲弩、火药轰炸所惧,偏被一只风筝柔软了铁石心肠。一个是侠骨柔肠,一个是刚柔并济,风筝和历史的魅力,正一同等待被我们考证。

古人诗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唐宋时期是民间风筝文化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唐代以后风筝的军事功用逐渐消失了,放风筝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活动,甚至在宫廷里放风筝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消遣方式。

到了文化空前繁荣的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清明前后重要的娱乐活动,被记录在著名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中,宋徽宗甚至还专门为放风筝主持编撰了《宣和风筝普》,由此可见风筝文化在当时的盛行。

如果说唐宋时期是风筝文化的传播期,那么明清时期就是风筝制作工艺的推广期。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以制作风筝谋生的手艺人,甚至文人们亲自制作精美风筝互赠好友成了一件十分高雅的事。娱乐性逐渐取代了军事性,风筝软文化的优越性开始被发掘。

风筝工艺,是绘画与科学相碰撞的艺术,是刚与柔相结合的文化,带给我们以美的体验随着制作工艺的进步,新思想、新观念的引进,风筝制作工艺发展日新月异,章鱼、机器人等风格迥异风筝畅游天际、万人齐放风筝打破吉尼斯记录、长达数千米的风筝上天、风筝载人不是梦……化静止为灵动、化理想为现实、化腐朽为神奇,这小小的风筝,满载大大的飞天梦。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我国人民自古就有飞天的美好愿望,将遨游天际的美梦寄托在鸟类身上。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sanwen/20200519/79544.html

潍坊学院田俊睿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上一篇:生活

下一篇:你好,二十岁的后浪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