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重返时间的河流

时间:2018-07-06 08:08:32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文/侯傲祺 • 图/陈晓

点击:1645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yuanchuang/20180706/27105.html

时间长河,生生不息

我只想复述。

著名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刘勇)曾以“重返时间的河流”为题,在新清华学堂作了一场生动的演讲,或言,一次严肃的警告。

格非的演讲开门见山,以福楼拜所著小说《包法利夫人》及李安所导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例,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学在福楼拜时代已经开始变革——“场景独立”出现了。

格非继续谈到:叙事文学中,有两个基本的构成要件:时间和空间。所谓的时间是指小说(叙事文学作品)都必须经历一个时间的度量,必须有起始、发生、发展、高潮、结尾,必须经历一个时间跨度。然后作家通过时间的变化,来展现人物的命运,再通过展现人物的命运,来表达他的某种道德判断、他对读者的劝告以及他提供的意义。所谓空间是指在时间变化当中出现的另外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场景、画面、人物的装束、衣服、帽子、环境、肖像。传统的文学,是由时间和空间两个部分构成的,这两个部分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的文学里面,空间永远是附属于时间的,空间的意义永远从属于时间的意义。可到了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空间性的东西开始急剧上升,加速繁殖,这个空间性开始慢慢取代时间性,压倒时间性,空间突然可以从时空关系里面单独地蹦出来。在传统的文学里面,空间是时间化的;在今天的文学里面,相反,时间是空间化的,当然,空间最后碎片化了。在传统文学里面,作家是需要提供一个完整结局的,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但今天的作家,没有能力提供这一切,他们甚至不仅不提供意义、不提供答案,还把自己的痛苦和困惑也一股脑儿地推给我们。

文学为何会发生如此巨变?究其原因,莫过于社会本身发生了变化。文学从总体上来说是在模仿这个社会,它是一种模仿、一种反映。农耕时期,人们种地,种子撒下去,然后看它慢慢长出苗来,慢慢长大,再把它们收回来,这样,人们会有一种本能的喜悦,这个意义就在眼前。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劳动分工日益趋显。今天的劳动分工十分麻烦,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分工,单个的人看不到整体。时间的整体性、流畅性不存在了,琳琅满目的反而是碎片化的空间。另一方面,古代科学不是很发达,很多事情人们无法解释,所以人们大都相信“上帝”,人们都有着永恒的观念:人死了之后有天国,有末日审判,所有这些东西都规划得好好的。突然科学发展了,人们意识到,所谓的“上帝”并不存在,永恒消失了。作家或许比读者还要困惑,他们或许只是在表现,又怎谈提供?

重返时间的河流(怀表图片)_meitu_4.jpg

于是人们也忘掉了文学最根本的目的:提供意义,阐述对世界的深刻理解。文学变成一种简单的娱乐,这很可怕。如果人们真的能把时间忘掉,固然挺好,问题就在于,忘不掉,因为大家都是时间的动物。假装忘记了时间?时间一直在那儿,它从来不停留。你假装忘记时间,把时间抛到一边,但是时间可不会放过我们,更不会忘记我们。没有对时间的沉思,没有对意义的思考,所有的空间性的事物,不过是一堆绚丽的虚无,一堆绚丽的荒芜。如果我们不能够重新回到时间的河流当中去,如果我们过度地迷恋这些空间的碎片,那么我们每一个人也会成为这条河流中偶然性的风景,成为一个匆匆的过客。

可我又怎能甘于复述?

格非老师谈的又何止是文学,他谈的是人生,是社会啊!社会的巨大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是双向的,文学所体现的就是社会,或言,文学在某种方式上的改变,是体现,是反映,体现的是社会的改变,反映的是数十亿人的生活方式在改变。

我有这样一种观念,人生于世,无非是在继承一些东西、表演一些东西、传承一些东西。继承先辈们流传下来的,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只要是好的全部继承,让前辈之努力不付诸东流;然后是生存生活,不断地获取经验,健全人格,充实人生,让自己不虚度光阴的同时,寻求最大的快乐,并产生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最后,把它们传承下去,留给子孙后代。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可如今现代化科技的快速发展,让我这观念显得十分孤立无援。正如格非老师所言,人们不思考了,没有时间化的概念了,生命全部被碎片化的空间所取代,人云亦云,人做亦做,上学、工作、挣钱、消费……人家假期去旅游,你也跟着去,看到的是风景还是人流?人家疯狂购物,你也随着买,最后是物值其用还是浪费钱财?一生中有多少时间是自己所支配的?又有多少事是自己想做的?从中能收获多少东西?能给后世留下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在时间的大河中,自己是一个湖泊还是一条河流,是一潭死水还是一汪清泉?破碎的空间化中又有多少人在感叹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不感叹才怪,没有深刻思考的生活,人人相同,你活过,别人也活过,你活着,是模式化的活而非独立化的活,活别人活大众而非活自己,时间过得又怎能不快?没有独立的思考,更没有深刻的思考。陈寅恪先生那“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还有几人坚守?梁漱溟先生那“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气概又有几人存?黄侃先生那“五十岁之前不著书”的耐心又有几人理解?

重返时间的河流(纸船)_meitu_5.jpg

哀哉,真该沉思了,真等到时间找上门来的时候,恐怕一切都太晚了。重返时间的河流,细想生活的意义,或许,你不会再常常感叹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相反,你会把生命与历史相串联,感受这千百年来的生生不息,感受这岁月时光的静好安然。

格非老师说:“当你有关于时间的情怀时,你对人的态度甚至你对草木的态度都不一样了,你的修养、你待人接物也不一样了。”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时间长河,生生不息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yuanchuang/20180706/27105.html

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工作通讯社侯傲祺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上一篇:新夏更念旧暑

下一篇:苏州风韵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