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从《诗经》中学到的分析方法——《月迷津渡》

时间:2020-06-05 16:44:35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作者:王志谦

点击:592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00605/79679.html

从《诗经》中学到的分析方法——《月迷津渡》

当你读了月迷津渡,你就会了解诗经有别样的风味。君子“乐而不淫”,这是一种对于激情的节制。它不是一首流氓诗集,而是一曲动听又优美旋律的情诗。诗经没有作者,要是真的说作者,那就是平民,古老而又悠久。

往往,我们在分析文中的矛盾时,矛盾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隐藏于文本中。孙老师用一种“还原”的方法把矛盾“还原”出来。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他把《诗经》中诗与歌一体化的艺术语境还原出来,排开音乐与诗的统一,透视二者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方法下,辨析情绪的积累和意念的递进,分析音乐之美与诗歌之美的错位。这首歌是产生于民间,经过君子的打造,民歌天真朴拙与贵族的荣华富贵的矛盾潜隐于字里行间。他对于这一矛盾,揭露了两个层次的矛盾。诗在千年后,我们实在无法分辨诗出于民间还是达官显贵。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今天的我们读起来,不可能没有隔膜。我们认得了常用字词,认不得《诗经》中的偏僻字词。我们就开始拿出从小锻炼的本事,查字音、释义,理解不了作者为什么用这么生僻的字词,更会因为生僻字无法体悟诗意。孙老师就是把文中还原到历史文化艺术语境中去。朱熹《诗集转序》说“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民歌也是经过孔子及其弟子们删订、加工而成的,痕迹至今很明显。例如,“君子好逑”的“君子”可能不是民歌的原文。因为是民歌,肯定是村野农夫的即兴作品,而“君子好逑”没有村野山夫的气息,所以诗歌也是经过历史文人的修整美化。孙先生从《诗经》流传下来的文字,发现与曲调结合得比较紧密。他认为就语言艺术而言,词语是无限丰富的,同时语词意义的复杂程是抽象具体的音符无法比拟的。

老先生把一首我们认为简单的《关雎》,解释的非常详细。这首诗融合历史上多位文人骚客的评价,展示了诗歌的画面美、音韵美、旋律美,表现手法的运用。在古代封建又礼制的情况下,他想到了古人情爱方式是无拘无束的,没有框框架架,可以直接抒发感情。《诗经》中也有这样的手法,如: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一句诗句意思是约会情人,情人来了却躲起来,故意让男子摸不着头脑,写女孩爱的调皮。这一画面是生动的,手法也是最普通的叙述。然而他对于《诗经》中的作品还有疑问。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结论。正如他对《蒹葭》产生的问题,他把这首诗称为近而不可得的恋情。他在分析本诗时,提出三个问题。第一,缺乏递进过程,重复的词句和结构为什么没有陷于单调?第二,主人公所指不明,为什么却构成了深长的意味?第三,爱情主题的单一性如何制约着象征韵味多元?他的三连问的答案,把这首诗解释的很清楚了。老先生针对这三个问题对《蒹葭》进行了仔细解答。

这种自疑自答,我们真的很难做到。三个问题都在关键的重点,令人无法作答,必须亲自研究找寻答案。我很佩服这位老师,他的方法是我受益颇深。这大概就是他沉迷于文学的自娱自乐吧。他从诗词中找寻快乐。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从《诗经》中学到的分析方法——《月迷津渡》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00605/79679.html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王志谦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